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451篇
海洋学   4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饮水中硝态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饮水中硝态氮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备受关注。在分析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可能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机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响饮水硝态氮污染危害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以福建泉州水源地山美水库和惠女水库的表层底泥和上覆水为研究对象,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生物沸石薄层覆盖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的效果及可行性,探讨了上覆水体溶解氧(DO)浓度对削减氮负荷的影响,分析了削减氮负荷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覆盖强度为1 kg/m~2的生物沸石覆盖(厚度约1 mm)对上覆水中总氮的削减率为58.89%~65.75%,对底泥中总氮的削减率为10.39%~13.08%,对底泥中铵态氮的削减率为32.35%~44.56%,对底泥中有机氮的削减率为8.41%~11.04%;对于以硝态氮为主要形态氮的上覆水体,DO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高效菌脱氮;可见,生物沸石薄层覆盖能有效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利用生物沸石薄层覆盖技术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是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水源水库底泥生物沸石薄层覆盖修复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含水介质中铵氮迁移的胶体效应,文章在室内水动力弥散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酸碱条件下天然黏土胶体对铵氮迁移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柱出水铵氮穿透曲线表现为"未穿透"、"开始穿透"和"完全穿透"三个阶段;含水介质对铵氮的迁移有一定的阻滞作用,阻滞因子Rd1。根据胶体DLVO理论,不同pH不仅影响水溶液中铵氮水解平衡,同时也影响胶体粒径及Zeta电位,影响铵氮、胶体及含水介质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铵氮在含水介质中的迁移:当水溶液pH为3.5时,含胶体含水介质对铵氮的阻滞因子Rd(4.17)大于无胶体铵氮Rd(3.57),胶体对铵氮的迁移起到阻滞作用;pH为10.5时,不含胶体Rd为2.50,大于含胶体Rd(2.03),胶体对铵氮运移促进作用;pH=7.5时,胶体对铵氮迁移影响不显著;同时研究发现,不论有无胶体作用,不同酸碱环境中含水介质对铵氮迁移的阻滞作用一致,阻滞系数大小均表现为:Rd(pH=10.5)Rd(pH=7.5)Rd(pH=3.5)。  相似文献   
994.
刘拓  王萌  陈世宝 《地学前缘》2019,26(6):75-81
本研究基于小麦籽粒降Cd率、土壤中Cd生物可利用态(DTPA-Cd)含量和土壤Cd移除率评价蚯蚓(赤子爱胜蚯蚓)对两种Cd污染农田土壤(河南潮土及河北褐土)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添加0.5%和1.0%(蚯蚓鲜重/土壤干重)蚯蚓均能够明显降低小麦对Cd的富集,改变Cd在小麦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中Cd含量(P<0.05),籽粒降Cd率达到31.1%~43.5%,促使小麦籽粒生物量增加35.5%~62.7%。添加0.5%和1.0%蚯蚓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Cd(DTPA-Cd)含量(P<0.05),DTPA-Cd含量下降29.1%~40.8%,有利于促进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Cd向生物不易利用的形态转化。0.5%和1.0%蚯蚓添加使土壤中Cd移除率达到6.05%~11.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蚯蚓具有很好的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潜力。在低Cd污染农田土壤中,蚯蚓可以降低土壤中Cd含量,减少小麦对Cd的富集,同时降低小麦籽粒Cd含量,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修复低Cd污染农田土壤、保证农产品安全和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996.
①对养殖池塘底质的研究目前尚较少[2]。由于放养生物对投入的饵料和肥料的利用率很低,经过多年养殖的池塘底部往往会形成很厚的淤泥,底泥中有机质大量积累后容易形成厌氧微环境[3],对底栖生活的养殖种类造成危害,因此,减轻养虾池底质中有机质的积累是改善对虾养殖环境的重要内容。作者1995,1996年进行了两次围隔养殖实验。本文初步讨论了不同养殖方式对海水实验围隔底泥中有机碳和氮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对虾池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和方法实验的时间、地点、围隔构造以及放养和管理的有关细节…  相似文献   
997.
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全氮及碱解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滔  郝庆菊  江长胜  袁雪 《地理科学》2011,31(6):753-757
以位于西南大学试验农场的紫色土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对紫色水稻土全氮及碱解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氮的含量为LM (1.53 g/kg)>DP (1.50 g/kg)>XM (1.32 g/kg)>LF (1.31 g/kg)>SH (1.16 g/kg),碱解氮为DP (111.48 mg/kg)>LM (105.20 mg/kg)>SH (101.97 mg/kg)>LF (97.26 mg/kg)>XM (95.19 mg/kg),长期垄作免耕有利于土壤中全氮的提高。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C/N在7.96~16.56之间,免耕农作更有利于有机质矿化过程中养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8.
厦门潘涂虾池及其附近内湾各态氮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6月至1997年2月,对厦门市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附近内湾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与动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虾池的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内湾,颗粒有机氮(PN)多数时间也高于内湾,而邻近内湾可溶性无机氮(DIN)含量则明显比池内的高。虾池中的氮主要以DON形态存在(59.76%),DIN,PN含量较少(9.37%和20.87%);邻近内湾则是以DIN为主(59.97%),其次为DON(29.55%),PN所占比例最小(10.48%)。吓池与邻近内湾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说明在潮周变化尺度,物理混合及扩散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分布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张春牛  郑云法 《岩矿测试》2006,25(3):249-251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3-硝基-5-氯吡啶)三氮烯(NPNCPDT)的合成及其与锌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锌发生显色反应,锌与NPNCPDT形成摩尔比为1∶2的黄色配合物,在450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540 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50 nm为参比波长、540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0×105L.mol-1.cm-1。锌量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方法精密度小于2.5%(RSD,n=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