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882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1191篇
地球物理   433篇
地质学   1017篇
海洋学   388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灰霾过程中的气溶胶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结合太阳光度计、激光雷达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对河北香河县2007年4月初的一次灰霾天气过程中的气溶胶特性进行了遥感研究。研究表明,在这次灰霾的爆发期间,能见度从20 km下降到3 km左右;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在3个波段上都明显增加,特别是380 nm处的AOD从6日的031增长到10日的140;Angstrom指数(ALPHA)也明显下降,例如340~440 nm处的ALPHA从7日的145下降到10日的099。从AOD和ALPHA在短波处的较大变化、体积浓度谱的粗模态粒子的大量增加和PM10浓度值的变化分析来看,这次灰霾过程中的气溶胶数浓度明显增加,其中还含有大颗粒物的大量导入。激光雷达探测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也显示气溶胶在垂直高度上达到了近3 000 m左右。从微物理特征的变化上看,这次灰霾过程中局地气溶胶的散射能力增强,吸收能力减弱。另外,通过HYSPLIT模式对后向轨迹的模拟和对NCEP数据的分析,发现这次灰霾过程中所包含的大颗粒物的主要源地可能是蒙古地区,所以气溶胶呈现了一定的沙尘气溶胶特征。  相似文献   
972.
气溶胶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2组数值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只考虑温室气体增加(1%CO2试验)和综合考虑大气温室气体与气溶胶持续增加(50yrs试验)条件下,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温度、积雪深度及其他气候要素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对高原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只考虑大气CO2含量每年增加1%的变化时,青藏高原相对邻近地区地表温度显著增加,春、夏、秋及冬季地表温度线性增温率均表现出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强.例如,在海拔1.5~2 km,3~3.5 km和4.5~5 km范围内对应的冬季增温趋势分别为0.29 ℃/10 a,0.36 ℃/10 a和0.50 ℃/10 a.在温室气体引起的高原增暖过程中地表积雪深度普遍降低,且高海拔地区的积雪减少愈加明显.当综合考虑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含量共同增加时,青藏高原地表增暖相对偏弱,春、夏和秋季增温也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加强,但冬季地面增温幅度随海拔上升反而下降,海拔1.5~2 km,3~3.5km和4.5~5 km范围内对应的冬季增温趋势分别为0.02 ℃/10 a,-0.03 ℃/10 a和-0.13 ℃/10 a.对比分析发现,大气气溶胶增加造成青藏高原冬季增温不明显甚至出现变冷趋势,地面积雪也随之增多,这可能歪曲了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暖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973.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形腔光纤激光器结构的光学反馈系统,对系统输出功率变化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建立模型分析了光反馈对系统的影响,得出其与激光自混合干涉具有相同的相位灵敏度.实验中首先对系统进行了信号观测,同时改变实验条件,对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与模拟分析相一致.结果表明:线形腔光纤激光器光反馈系统的输出条纹变化对应着待测物半个波长的位移;条纹不同的倾斜方向可实现对移动方向的辨别;通过适当调节反馈腔腔长与目标靶反射率可优化系统反馈信号的灵敏度.根据以上特性,该系统可应用于光学测量领域,例如位移、距离、速度测量等.  相似文献   
974.
多层湍流大气相位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湍流大气的影响,重建目标的接近望远镜衍射极限的图像。但是当目标的视场角比较大时,大气—望远镜综合系统不再是线性空不变的,给图像重建带来新的困难,它是大气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大气相位屏的模拟应该满足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可以模拟等晕区效应的多层大气相位屏的数值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等晕区对高分辨统计重建方法的影响的研究中。利用该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5″和8″的双星的斑点图,用斑点干涉术对模拟的双星进行了重建,并与实测的双星的斑点干涉术重建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所产生的等晕区效应与实际的等晕区效应相似。  相似文献   
975.
悬浮泥沙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长江下游镇扬段的牛轭湖—内江的泥沙、水质、光强、藻类等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内江悬浮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规律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江水体中存在80%以上的粒径小于75μm的微细悬浮颗粒,其中不易沉降的粘土颗粒占到20%~50%左右,枯水期平均含量为40 mg/L,丰水期平均含量为70 mg/L,而藻细胞生物总量基本都在100万个/L以内,其中绿藻、硅藻为优势种。数据分析表明: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遵循指数函数衰减规律,光衰减系数与泥沙含量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内江的优势种绿藻、硅藻的生物量与泥沙含量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认为,泥沙通过衰减光强间接地抑制藻类繁殖,这一抑制作用可以由泥沙含量和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976.
商河地区为自北向南成明显阶梯状分布的多级构造调节带及多级坡折带,受其构造特征影响,储层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对该区大量储层物性数据的统计,结合构造研究认为,商河油田具有同一层位,自北向南,商一区、商二区、商三区、商四区储层物性为依次变差的特点;同一地区,整体上自上向下随深度增加储层物性也逐渐变差。由于商河地区的分界大断层主要为同沉积断层,各区块地层厚度分布主要受同生断层活动的控制,自北向南依次变厚,因此由同沉积断层引起地层厚度的变化是商河地区不同区块同一层位储层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7.
土压平衡顶管技术,在覆土厚度不低于0.8D的前提下,可安全地用于地下管道非开挖施工。作者以黄冈遗爱湖截污疏浚DIN2400管道工程——试验段(158m)土压平衡顶管的成功实践为例,对不良地质条件下(0.5~0.6D的低覆土厚度,素填土地层、局部杂填夹有块石和建筑垃圾等)大口径土压平衡顶管施工中地面变形控制等技术问题作以探讨。据初步了解,该工程的成功实践,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此施工案例的成功,有助于推动土压平衡式顶管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8.
河西春季沙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春季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试验中张掖观测站的积分浑浊度仪及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有、无沙尘天气下气溶胶总散射系数(550nm)及后向散射比的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一次典型的沙尘暴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天气状况下,总散射系数日变化都呈双峰型,但峰值大小和出现的时间不同。无沙尘日的气溶胶细粒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较为明显,日较差比有沙尘日的大。沙尘暴发生时,气溶胶总散射系数有明显的突变,积分浊度仪是对沙尘气溶胶连续监测的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79.
郑州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和颗粒物自动测定仪测量的郑州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分析了局地气溶胶的干沉降和湿沉降以及郑州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郑州市局地区域大气气溶胶中粒径≥2μm的粒子,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粒径≤0.3μm的粒子,沉降速度变化不大;湿沉降率大于干沉降率。气溶胶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7:00-19:00为最高峰,6:00-9:00为次高峰,这是早晨及下午上下班汽车运行高峰期向大气排放的尾气和汽车扬尘所致。在垂直分布上,45-80 m处的粒子数多于1.5 m处的粒子数;在水平分布上,交通建筑区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功能区的浓度。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