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6篇
  免费   4846篇
  国内免费   5917篇
测绘学   3253篇
大气科学   2047篇
地球物理   5062篇
地质学   21092篇
海洋学   3738篇
天文学   169篇
综合类   2888篇
自然地理   4550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020篇
  2022年   1346篇
  2021年   1300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1305篇
  2018年   856篇
  2017年   894篇
  2016年   955篇
  2015年   1091篇
  2014年   1952篇
  2013年   1381篇
  2012年   1783篇
  2011年   1705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749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511篇
  2006年   1651篇
  2005年   1467篇
  2004年   1324篇
  2003年   1311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308篇
  2000年   1069篇
  1999年   1013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1043篇
  1996年   972篇
  1995年   942篇
  1994年   861篇
  1993年   809篇
  1992年   812篇
  1991年   666篇
  1990年   620篇
  1989年   519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20篇
  1974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范洪顺  王碧泉 《地震学报》1992,14(7):629-634
研究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知识表示.ESEP 的知识表示模型为 ESEP/K,它从地震预报领域知识的特殊性着眼,结合了产生式表示和过程表示两种知识表示方法,在产生式规则中,除常用的证据组合方式AND和OR外,我们还设计了三种新的证据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992.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刚刚上天,日本科学界又准备“入地”。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学者正积极联手美国、欧盟、中国筹备一项计划,向地球内部深深挖掘,去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报道说,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93.
王苏民 《湖泊科学》2007,19(4):F0003-F0003
施雅风先生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于2006年3月正式出版,该书是施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五十年研究工作的系统归纳和理论总结,是我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里程碑式的综合性论著,将在我国冰冻圈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30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印度岩石圈地幔在不同的位置向北俯冲的形态不同,但俯冲前缘都到达羌塘地体之下.沿88°E剖面显示,厚约100 km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向北一直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在主边界逆冲断裂之下100 km深度处以约22°角度开始向北俯冲,俯冲最前缘到达羌塘地体的中部地区约34°N,之后进入上地幔深处.而沿北东方向的剖面则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以近水平的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向北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到达33°N附近,然后以大角度近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断离,并引起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形成羌塘地体之下大规模的低速带.  相似文献   
995.
西宁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壤处,是环境和气候变迁的敏感地带。本文对西宁市北川河河谷地区黄土沉积的钻孔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数据,结果呈现出以松、桦、蒿及藜等木本及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的孢粉组合。据各类植物花粉量在该剖面垂向上的明显变化,由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孢粉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孢粉分析数据及资料不仅记录了75kaB.P以来大量的古地理及古环境的变迁,也揭示了西宁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替及变化,其演变分别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森林型针叶林,反应了温爽轻湿的气候;第二阶段为针叶林,为温凉轻润的气候;第三阶段为针叶林夹稀树草原,属温和湿润夹温凉轻湿的气候;第四阶段为森林草原,反应了温凉轻爽的气候;第五阶段为针叶林,反应了温和湿润的气候。  相似文献   
996.
欠发达区地理环境对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村的形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0 年河南省的专业村数据,选择地形、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环境变量和16 类专业村的虚拟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村环境资源条件对专业化率有显著影响:① 村劳动力资源越多,专业化率越低;② 村土地越多越利于专业化生产;③ 村离县级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加工专业村;④ 具有批发市场可以提高所有专业村的专业化率,对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村更是如此;⑤如果其他环境相同,丘陵地区的专业化率比其他地区低;这主要与丘陵地区交通条件不畅、人均耕地较少等有关。采用定性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别的专业村有所不同。土地丰裕程度对茶叶、林业和水果种植等类专业村形成有正面影响,劳动力资源对花卉等专业村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实践引申,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相应的适宜专业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997.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环境效率是生态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环境效率对于指导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重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作环境效率研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测算辽宁沿海经济带2001~2009年工业环境效率和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业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有大幅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大连的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推动,对环境成本的依赖正在减小,丹东、营口和葫芦岛3市的工业增长需要牺牲更多的环境成本。重工业化、资本密集化和高新技术化不利于工业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环境效率的提高。所有制结构、生产规模、外商投资和环境管理力度等因素因其作用的两面性,对工业环境效率无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渭寿 《中国沙漠》1998,18(2):143-148
从飞播所采用的植物种、播区沙丘类型和植被现状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30多年来不同沙丘类型区域飞播后植被的生长发育和沙丘的固定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地考察与分析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比较成功的植物种有羊柴、籽蒿和花棒。在比较平缓的沙丘区域,飞播后植物可迅速占满整个播区,沙丘可得到全部固定;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新月形沙丘链为主,或新月形沙丘链与格状沙丘并存,沙丘高度在5~10m时,飞播后植物首先在丘间地和沙丘中下部定居,并逐渐扩大其定居范围,最终飞播植被仍能占满整个播区(个别高大沙丘例外);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格状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10m以上,飞播植物仅能在丘间地和沙丘下部定居,而且很难扩展其定居范围,这种沙丘类型区飞播后至多只能达到半固定水平。  相似文献   
999.
毛乌素沙地臭柏根系分布及根量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灌丛根量、根系直径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臭柏根系分布深度可达2.0 m,水平延伸幅度达灌丛边缘以外1.0 m左右处;其根量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层内,占根系总量的60%~70%,呈倒金字塔型分布。根系直径以< 3 mm的细根居多,占剖面总根量的72%左右,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 7 mm的粗根数量很少,占总根数的0%~5%。臭柏根量和直径分布特征依立地条件及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00.
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必要性,阐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旅游地域综合体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