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汝阳群是华北板块结晶基底形成后的第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是对比研究华北板块中新元古界与扬子板块震旦纪的关键。汝阳群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和泥岩组合,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是建设地质公园的理想岩石。在分析汝阳群分布特征、演化历史、地质遗迹和汝阳群分布区地质公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此类地质公园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这有助于提高游客对汝阳群地质遗迹的认知度,保护汝阳群典型地质遗迹,实现这一类型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在文旅融合、数字中国、遗产活化利用的综合背景下,遗产旅游成为学界与业界讨论的热点。承载遗产价值的空间表征与旅游者空间感知的不匹配问题是当前遗产旅游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从遗产价值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计量与系统性述评相结合的方法,围绕遗产价值的阐释与量化、遗产价值的空间计算与表征、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遗产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反馈主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发现:(1)遗产价值阐释成果丰富,主要围绕遗产价值的内涵与阐释技术而缺少量化方法探索;(2)遗产价值的空间计算与表征具有对象针对性和应用导向性,技术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3)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多从遗产地的旅游目的地视角出发,忽视遗产价值和空间属性,缺乏遗产价值、遗产空间、旅游者的关系探索,感官知觉测量维度以视觉为主;(4)遗产旅游者空间行为反馈关注行为特征、模式、成因和影响因素,重视实践应用并且体现出遗产责任导向;(5)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语境下的遗产价值空间计算与表征、旅游者遗产价值与空间感知缺乏关注;(6)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对象关注、技术方法和内容聚焦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7)未来遗产价值阐释与表...  相似文献   
83.
北京门头沟区古村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北京门头沟区3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运用SWOT分析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区可持续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主要问题包括缺乏整体管理、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限制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特色性保护和动态性保护的遗产资源保护对策,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等,以促进北京门头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高竹军  王东  李忠东  杨金山  胡健  彭相荣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3-2024030003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 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 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① 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 以各类地貌景观为特点, 呈“线状”、“集聚性”分布; ② 受“南北高中间低”地貌格局的影响, 地质遗迹的分布受海拔控制十分明显, 各类峡谷形态和冰川地貌均有分布。根据地质遗迹不同属性及组合特征, 提出了加强地质文化多元融合、合理规划地质旅游产品、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注重各类品牌申创的保护利用思路, 从而为稻城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85.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环境变化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造成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破坏的日益加剧,遗产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当前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在重视申报的同时注重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调遗产地保护中的自然与文化的综合研究;重视周边社区对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关注遗产类型;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86.
闵庆文 《地理研究》2006,25(4):752-752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上午,来自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UNESCO北京办事处、FAO驻中国办事处、MAB中国国家委员会、GEF中国秘书处、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贵州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资环局、植物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研究》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浙江省青田县等单位的34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的记者参加了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暨遗产保护研究座谈会”。会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  相似文献   
87.
以韩国仙游岛公园为对象,开展工业遗产游憩利用的评价研究,设定评价因子后进行公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工业遗产游憩利用评价的6个公因子:“空间布局规划”、“园区文化活动”、“园区环境满意度”、“公共设施与活动空间”、“设施的便利性”、“旅游资源与景观美化”,之后分析公因子评价与权重之间的关系,完成重要性-绩效分析矩阵(IPA)。通过比较各公因子的重要性和绩效,确定公因子增强的排列顺序,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可为工业遗址游憩空间提供建设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88.
南极旅游是近些年的热点研究问题,日益引起国外学术界和有关国家南极战略决策者的重视。文章在搜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南极旅游概念与内涵,对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发现国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下述领域:南极游客行为分析,包括南极旅游分布特征及其原因、核心吸引力的构成和环保意识等;南极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包括旅游开发与环保两者关系的代表观点、环境影响的具体形式与评估;南极旅游全球治理机制分析,覆盖《南极条约》框架下的治理特征与困境、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主导的行业自治特征与挑战,以及实施全面旅游管理的探讨。最后探讨了国外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89.
针对多种数字化手段特点在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表型监测的应用问题,该文从数字化监测手段入手,结合目前在国内外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经典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技术手段的监测范围、特点及成果精度,总结得到各技术手段优势及所适用的监测对象。目前比较普及的技术手段有传统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集成多种手段的技术方法,根据监测对象特点来进行不同病害类型的监测工作,如表面破损、整体及局部的变形等。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遗产保护健康监测方面发展趋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90.
闫宁 《测绘通报》2022,(S2):277-281
实景三维建设是传统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变的重要载体,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底板。本文将聚焦北京中轴线,以实景三维建设为任务,以中轴线遗产监测为抓手,对实景三维建设的需求、目标、内容及建设成效进行逐一分析,展示实景三维中轴线建设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