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411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提出了相对定向不定性的问题,从相对定向的数学关系着手,列出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方程组,分析了产生相对定向不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相对定向的结果必须是模拟显示结果与数字显示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3.
一种减少块效应的自适应后处理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基于块变换的图像编码技术尤其在甚低速率视频编码技术中,块斑严重影响图像的主观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度低且效果比较明显的消除块效应的自适应后处理技术。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提高图像的客观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135.
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北山造山带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俯冲-碰撞-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历程,具多旋回复合造山的特色。通过对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建立、古板块重建、原型盆地恢复、造山带结构、构造特征及造山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确定北山造山带类型为陆-增生弧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136.
刘天奎 《四川测绘》2001,24(4):152-155
本文推导了粗差对标准化残差(简称残差)的关系式,建立了影响方程,直接利用其定位粗差,将粗差对残差的影响分为三种情形:(1)只有一个粗差;(2)有多个粗差但对相互残差的影响系数较小;(3)有多个粗差;(2)之外的情形。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情形,按照一定的准则,选择相应的“假定粗差”,利用影响方程求解来判别粗差。大量试算表明:对于(1),(2)两种情形,可在平差后求解对粗差直接定位,而无需多次回代判别,比传统方法节省(成倍节省)大量计算时间,对于经三种情形,利用影响方程求解,并采用回代,粗差定位效果比传统方法要好,它避免了传统方法有时会发生的错误,同时又弥补了人工智能法的某些缺憾,保证了定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7.
水泥土搅拌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根据未压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水泥土桩极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模型和残差模型,提出一种预测水泥土搅拌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卓钰如 《地震学报》1992,14(4):479-484
用多重反射 P 波的走时研究了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下部上地幔 P 波的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特征.其方法为用 WKBJ 法计算出70年代发生于中国大陆地区的7个大地震的 P波和 PP 波的理论地震图,而后求出其与观测波形的 PP 波减 P 波的走时残差.该残差值反映了震中至台站路径中点附近的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位于苏联中亚地区的俄罗斯高原,图兰高原及西伯利亚高原西部地区下面的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加拿大地遁的情况相近;而中国西北部的褶皱带及苏联的中亚褶皱系统,哈萨克褶皱带下面的上地幔的 P 波速度较低.表明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39.
根据实验观察、水的活性及Au的物理化学特征,作者探讨了H_2O_2对表生块金溶解、迁移、沉淀的催化过程。接着又探讨了H_2O_2在自然界的无机及有机成因。H_2O_2的有机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在综述了目前稳定流涌水量经验方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小残差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计算表明,最小残差法是建立稳定法涌水量经验方程的一种较好方法,计算过程在微机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