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2007-2008年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展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研讨武汉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2007-2008年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出现频率为77.6%,且未出现超过轻度污染的情况,其中夏季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季节。经验证,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的预报模型对武汉市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级别预报准确率达78.1%。统计各级预报准确率发现,此方法较适用于空气质量为Ⅱ级的情况,提出在使用时应结合天气预报和前一日空气质量监测实况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42.
基于遗传算法的东湖水质参数反演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叶绿素浓度的对数和浊度的对数作为变量,建立了前向光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实现了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43.
建立了考虑淹没频率和淹没水深等生境因子的水动力-生境适宜度数学模型,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长序列水文观测数据和不同时期的河道地形资料,研究了近20年来武汉河段汉口边滩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适宜生境变化情况,量化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境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还原南荻-芦苇群落实际空间分布情况.与2001年前的情况相比,若维持地形不变,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径流过程调平、年内水位变幅减小将导致群落适宜分布带向河道方向转移,且面积减小33.24%;若保持水文条件不变,岸线利用引起的地形坡度坦化将导致群落扩张,其分布面积增加69.11%;由于后者影响占主导地位,在2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南荻-芦苇群落向低滩地蔓延的同时呈现了扩张的趋势,面积增加42.53%.进一步发现,若滩地地形变化或人工建筑位于淹没频率在5%~25%区间带内,则水文变化、地形变化2种因素会对南荻-芦苇群落生境产生迭加影响,这种迭加影响甚至会大于单因素影响之和.研究表明岸滩开发等人为干扰导致滨岸滩地改变时,可能会影响滩上植被生长条件,这值得有关部门进行岸线规划、利用和进行生态保护时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4.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in the study of GPS meteorology network in the Wuhan region. The first 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between final ephemeris and ultra-rapid ephemeris for which the relative coefficient is 99.97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s is 0.048 m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ultra-rapid ephemeris can be used to get the 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for the real-time prediction. The second is the comparison of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of GPS sta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vapor in the Wuhan region is acquired. The change of 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and rainfall in a rainfall proces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 of GP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can reflect and predict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相似文献   
145.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1-67040021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武昌的花蕊堤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明代以前为零星堤防建设阶段,主要为保护城廓安全,哪里遇险在哪里修堤,具有局部性、应对性特点。明代堤防兴建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是袁公堤的修建开启了武汉围垸发展的历史。清代是武汉堤防大发展时期,开始了较系统的堤防工程,奠定了武汉市堤防系统的基础,大量围垸的修建使武汉城市由沿河、沿江(天然堤)发展开始走向了内陆(围湖)发展的新阶段。民国时期,武汉市的堤防建设在清代的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局部完善。武汉市的防洪堤防体系真正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不断地加固和加高,使之真正成为武汉市的安全保障工程;汉口的形成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堤防,城区的扩大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均是以四次堤防建设—袁公堤、汉口堡、京汉铁路堤、张公堤为前提的。堤防不仅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民国以前武汉城区的主要街道大多数都依堤而建,平时以堤为街,汛期以街为堤,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显著特点。分别以袁公堤和张公堤为界,武汉堤防建设中的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部分干预自然”维护生存阶段、“人为改造自然”谋求发展阶段和“人为控制自然”快速发展阶段。本研究可为地处洪泛区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以静力平衡法为依据的传统支护结构计算方法已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而较为理想的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又由于理论本身复杂、参数多、本构模型难以确定等多种因素而应用较困难.弹性地基梁杆系有限元法因能考虑支护结构的平衡条件和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中所需参数简单等诸多优点在基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杆件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武汉地铁2号线某站点深达15.31 m、采用3道水平支撑的复杂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推出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随工况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9.
说起王军德,测校的师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一位好党员、好老师。199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任郑州测校大地工测教学部教师的王军德,10多年来勇挑重担、潜心育人,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直属机关优秀党员,2005年、2006年两次荣获河南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50.
《岩土力学》2008,29(6):1588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水电工程滑坡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2008年4月16日在武汉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为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