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以武汉城市圈为典型案例区开展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实证研究。首先基于县域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补充调查数据,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角度遴选出表征国土空间不同主题要素的24个指标因子,构建基于"要素—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评价单元开始对10类空间二级功能进行比例关系表达,并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三生功能承载力;最后引入双约束聚类法划定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并匹配相应的调控政策。研究表明:基于统一的功能分类和指标体系实现功能比例表达在不同尺度间传递;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可划分为3个一级综合功能区和7个二级综合功能区。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2.
基于引力模型的改进模型,摆脱行政区划对城市圈的限定,重新划分武汉城市圈范围。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新划定的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市的产业现状及地理分布,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3.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功能。本文以武汉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内居民基于公共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公园可达性优劣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中心城区内居民点公园可达性的两极分化特征,空间上表现出由东向西不断减小的梯度递减格局。2)基于公共交通方式下区内居民点的可达性和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间失配,中心城区西北部和中部人口集中区域公园可达性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364.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高湿度代表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霾天气多发,但有关该地区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RH)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利用2014年9月—2015年3月武汉地区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及颗粒物质量浓度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的关系,并进行能见度非线性预报初探,得到以下结论:武汉霾时数发生比例高,霾的发生和加重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能见度降低伴随大量细粒子产生和累积,这是武汉大气能见度恶化的重要诱因。细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和制约大气能见度变化,高湿高浓度时能见度显著下降,湿情景下(RH≥40%),能见度恶化主要是由湿度增高诱使细颗粒物粒径吸湿增长导致其散射效率增大造成的。当RH >90%时,能见度随湿度升高成线性递减,相对湿度每升高1%,武汉平均能见度降低0.568 km。而干情景下(RH2.5质量浓度升高。在城市大气细粒子污染背景下,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成非线性关系,这主要与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及吸湿性颗粒物的散射效率变化有关。PM2.5浓度与能见度成幂函数非线性关系,80%≤RH2.5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敏感阈值是随着湿度升高而减小的,干情景下能见度10 km对应的PM2.5浓度阈值为70 μg/m3,湿情景下该阈值为18—55 μg/m3。当PM2.5质量浓度低于约40 μg/m3时,继续降低PM2.5可显著提高武汉大气能见度。预报试验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大气能见度非线性预报模型是可行的,预报能见度相关系数为0.86,均方根误差为1.9 km,能见度≤10 km的TS评分为0.92。网络模型具有较高预报性能,对霾的判别有较高准确性,为衔接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建立大气能见度精细化动力统计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5.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据源,以500 m分辨率网格为估价单元,提取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作为住宅地价预测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bagging、stacking集成方法构建住宅地价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① 单个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精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② 在提升单个算法预测精度方面,stacking方法的性能优于bagging方法,使用stacking集成SVR和k-NN的地价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8.29%,拟合优度R2达0.814;③ 基于论文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图能有效表征价格圈层分布特征和局部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地价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66.
上海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正在向现代化生态型国际大都市发展,农业的功能地位在发生着转变。该文分析上海农业发展的四个背景,即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用地减少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农业形态的组团式和条带式发展以及农业功能向服务于城市多样化需求的方向发展。探讨了上海现代都市农业未来的四个功能定位:城市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产业化组织和示范带动功能、农业观光旅游和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功能。指出了上海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并在农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原则基础上,规划了未来上海市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67.
2004年11月16日在武汉,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GPS CDMA复合定位系统终端”鉴定会,该系统终端是由武汉中国光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并得到了美国高通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的协助,推出了个人应用的定位之星,以及可供船用的终端。该终端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室内外的定位。  相似文献   
368.
武汉-信阳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信阳地区1972~2001年50个MS≥2.8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研究,将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区,即:江汉平原区(A区)、桐柏—大别—淮北区(B区)、鄂西区(C区)、鄂北区(D区)。A区主压应力P轴的优选方位为SE127°,低倾角,地震规模小,震源深度浅;B区的主压应力轴以NE33°为主,NW333°为辅,反映出与该区走滑断裂相关的应力分布形式。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沿该区活动断层集中,地震主要由剪应力引起断层走滑错动而产生;A、B、C、D四区的应力作用机制是通过F6、F10、F11、F12等走滑活动断层进行分异和转换的。  相似文献   
369.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敏  谢平 《海洋与湖沼》2002,33(2):174-181
对武汉东湖 4个不同营养水平和不同滤食性鱼类密度的湖区 1 993— 1 998年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营养水平及滤食性鱼类的密度以Ⅰ、Ⅱ、Ⅲ、Ⅳ站的次序依次下降 ;各站间浮游甲壳动物总生物量及各类群 (枝角类、剑水蚤和哲水蚤 )的生物量差异较大 ,并且哲水蚤相对于剑水蚤的优势度以Ⅰ、Ⅱ、Ⅲ、Ⅳ站的次序上升。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结构在Ⅰ、Ⅱ站与Ⅲ、Ⅳ站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近邻剑水蚤与微型裸腹生物量在营养水平及鱼类生物量高的Ⅰ、Ⅱ站显著较高 ,而盔型透明的生物量在营养水平及鱼类生物量较低的Ⅲ站显著较高 ,表明水体的营养水平及滤食性鱼类的捕食压力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在东湖不同湖区具有不同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0.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与提升武汉中心城市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湖北省“二元结构”入手,认为湖北省城市化滞后,尤其表现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职能分工存在缺陷:分析了制约武汉中心城市作用的内国和政策、体制环境因素,提出了提升武汉中心城市功能的若干构想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