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对梅州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生活型、危害程度、原产地、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城市湿地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16科29属33种,其中菊科植物的数量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7.3%;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种入侵植物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原产地以美洲为主;引入途径主要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在分析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系统、加强入境检疫、加强地区合作、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有效防控和变害为宝等对策,为城市生态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粤东梅州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地层进行了多重划分和对比研究,理清了地层层序;将“兴梅混合岩田”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采用双重填图法,查明了火山岩相、火山机构分布特征,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对侵入岩进行重新划分和研究,首次将永和北.三枫侵入体解体为超基性、中性和中酸性侵入岩;对构造形迹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粤北梅州地区霞岚杂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花岗岩(196±2)Ma,辉长岩(195±1)Ma,为中国东南部缺少200~180Ma期间的岩浆岩报道增添了新资料,又表明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少在195Ma左右已经开始作用于中国东南部.野外揭露的新鲜露头上,辉长岩与花岗岩之间有岩浆部分混合作用现象.辉长岩局部发育20~30cm的细粒边,从辉长岩往花岗岩方向逐渐变细;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细粒.微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边部有暗色矿物集中现象,部分界线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包体中出现针状磷灰石;辉长岩类与花岗质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其微量元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年龄十分接近,且基性岩略晚于花岗岩形成。这些特征均表明,早侏罗世基性岩浆注入引起了深部陆壳物质的熔融,并形成了酸性岩浆,然后二者发生混合产生了霞岚杂岩.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粤北梅州地区霞岚杂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花岗岩(196±2)Ma,辉长岩(195±1)Ma,为中国东南部缺少200~180Ma期间的岩浆岩报道增添了新资料,又表明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少在195Ma左右已经开始作用于中国东南部.野外揭露的新鲜露头上,辉长岩与花岗岩之间有岩浆部分混合作用现象.辉长岩局部发育20~30cm的细粒边,从辉长岩往花岗岩方向逐渐变细;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细粒-微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边部有暗色矿物集中现象,部分界线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包体中出现针状磷灰石;辉长岩类与花岗质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其微量元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年龄十分接近,且基性岩略晚于花岗岩形成.这些特征均表明,早侏罗世基性岩浆注入引起了深部陆壳物质的熔融,并形成了酸性岩浆,然后二者发生混合产生了霞岚杂岩.  相似文献   
15.
梅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万源 《热带地理》2007,27(4):379-384
在把握梅州城市近千年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剖析其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受河流的阻碍与切割、行政建制的变迁与政府导向、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城市的职能转变与规模扩张等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梅州城市空间形态呈"块状-星状-纺锤形-圈层状"演化。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嬗变要满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分散组团状空间形态将是梅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梅州山区频繁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是由该区特定的地质和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客家人特有的居住习惯等引起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梅州山区防治山体滑坡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AHP法综合评价梅州主要景区 (点 )的景观质量 ,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结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首次提出了“资源度”与“开发度”的概念并利用它们制作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从而对传统的AHP法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运用上作了延伸。同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阐述梅州旅游战略规划中确立文化旅游主题的必然性及其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平 《地图》2012,(3):94-99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南部的芷溪村,因古时村边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名.自宋末元初建村以来,历经600多年,今天成为福建省少有的万人古村,也是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明清以来,芷溪的客家先民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被誉为"客家大宅门".芷溪古建筑最大的特色是祠居合一,金粉铺就的奢华牌匾和文风俊美、挥字成诗的门楣、对联是芷溪的名片.  相似文献   
19.
何郑莹  徐建刚 《地理研究》2012,31(5):863-872
以人地关系为视角,引入空间可达性的概念,探讨赣闽粤交界地区客家先民迁移路线的选择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GIS技术建立地形和古交通通道数据库,分别构建栅格与矢量数据结构最优路径模型,分析了客家民系迁移路径选择与空间可达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达性分析结果与客家民系的空间分布拟合的较好,受迁移时期的生产力水平限制,高大山脉、隘口等地形因素对迁移路线影响巨大,自然、社会、历史因素共同影响客家民系迁移及分布格局,赣州、长汀、梅州等"客家首府"城市位于所模拟的最优迁移路径上。  相似文献   
20.
梅州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江金波 《热带地理》1998,18(1):66-71
从六大方面分析梅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客”性,指出其目前开发经营中存在的管理粗放、重点不显等问题。据此,结合山区经济现实,提出了应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塑造梅州“世界客都新形象;遵循流动表演--定点展示--建村观赏次序开发等进一步开发利用梅州民俗旅游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