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地杉木人工林不同强度择伐后生长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地杉木人工林择伐长期固定样地实测数据,构建了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枝下高、冠幅与胸径的关系模型,结合Onyx TREE和3Ds MAX技术,实现了不同强度择伐下,不同时期的林分生长动态仿真,可直观、生动地观察杉木的生长状态,对山地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决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索适宜间伐强度的抚育措施,在川中丘陵区高密度的柏木人工纯林中,选择抚育间伐形成的不同柏木密度样地36个,采用样方法,调查光热环境、植物生长和多样性随间伐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伐后,林内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显著(P0.05,下同)升高,空气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间伐强度越大变化幅度越大。间伐后,林下更新层乔木胸径、冠幅和郁闭度,灌木层盖度和高度,草本层盖度,枯落物层厚度较非间伐样地均显著增加,且随间伐强度增加增值越大;更新层乔木高度在各间伐和对照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间伐显著提高了单株柏木材积,但单位面积内柏木蓄积量显著降低。间伐后,林内植物种数、属数和科数增多,乔木、灌木和草本种数增加;间伐林内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提高,均匀度Pielou指数和优势度Simpson指数变化不明显。间伐和非间伐样地之间共有种为4~9种,相似系数介于16.67%~50.00%。抚育间伐改变了林内光热环境,促进了林下植物的生长更新,丰富了林内植物多样性,强度间伐影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3.
关中平原人工林地的干层及其成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关中平原人工林地土层含水量测定,研究了0~6m土层含水量的变化、干层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分析得出,在年降水量小于600mm的中国西北地区,人工林地的干层是普遍发育的自然现象,干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少决定的重力-毛管水带厚度明显小于4m,引起干层发育的直接作用的水分因素是薄膜水带埋藏深度小、含水量低、运移速度缓慢,而乔木树种的耗水则是引起干层发育的植物因子。关中和黄土高原重力-毛管水带与薄膜水带分布深度很清楚地指示,该区的土壤干层主要是自然原因决定的,不论是人工林还是自然林,厚层黄土上的中龄林一般都有干层发育。在干层发育弱的地区可以造林,在发育强的地区则不适宜造林。  相似文献   
104.
滨海人工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对台风强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预测,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将更加频繁和剧烈,可能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目前对极端降雨如何影响土壤呼吸各组分的认识仍是缺乏的。因此选取亚热带滨海湿地松和尾巨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8月在设置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一年后,应用Li-8100土壤CO_2通量测定系统,对2次台风强降雨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和环境因子进行原位监测,分析2次台风前后土壤呼吸各组分对强降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2次台风强降雨显著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状况,促进了土壤呼吸各组分。2种人工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均呈现出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土壤自养呼吸的上升不明显。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的峰值与土壤湿度的峰值同步,而自养呼吸峰值要滞后1天。(2)第一次降雨,湿地松和尾巨桉土壤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率分别是自养呼吸的5.15和6.28倍。相比于土壤自养呼吸(R_a),异养呼吸增加的幅度更大且响应更快。(3)第一次降雨湿地松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及尾巨桉土壤异养呼吸与土壤湿度的二次曲线关系存在拐点,而第二次降雨促进了2种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总呼吸速率。2次台风强降雨湿地松和尾巨桉人工林的土壤自养呼吸均和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研究结果强调了极端降水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显著影响,应该将其纳入模型中,以提高对碳-气候反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5.
对福建人促阔叶林与人工林直接经济效益对比评价结果表明 :人促阔叶林投入少、营林成本低 ,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人工林。因此 ,应改变观念、充分重视天然阔叶林的各方面价值 ,在实施保护的基础上 ,对福建天然阔叶林实施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06.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文利用多种实地测量的土壤理化属性数据计算了综合土壤指数并分析了济源市南山林场区内人工林与农田的土壤质量差异,研究发现土壤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全氮含量和土壤pH作用最为突出,其次是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另外人工林和农田的土壤指标中2012年(2.47g/kg)和2022年(40.34g/kg)差异度最大的均为全碳含量,2012年最小为全钾含量(0.24%),2022年最小变为全氮含量(3.30%);人工林的多数土壤指标含量高于农田,说明人工林对提高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在林农分用的10年中,人工林地区的土壤质量相对农田提高了约10%,说明退耕还林可有效改善区域土壤质量。本文对人工林和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对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具有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陆地碳源/汇的变化。造林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增加陆地碳汇,减缓大气中CO2的积累。文中首先对陆地碳汇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综述,肯定了造林在陆地碳汇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造林对陆地碳汇的影响途径、造林后植被碳和土壤碳的变化及相互联系,并对全球造林活动对陆地碳汇贡献潜力作简要介绍,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重点。造林是重要的临时陆地碳库,加强对造林碳汇的客观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气候和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分析了米老排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木材品质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地形条件下生长在南亚热带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大于生长在中亚热带的,而木材尺寸稳定性小于生长在中亚热带的。相同气候条件下,山谷中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尺寸稳定性大于山脊上的,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则小于山脊上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气候和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影响均极显著,对米老排人工林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差异干缩影响极显著或显著,气候对米老排人工林差异干缩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要获得优质速生的米老排木材,宜选择南亚热带的山谷进行人工林建设。  相似文献   
109.
李秋香 《地球》2012,(6):76-77
今年4月底,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个叫做增田达志的日本人在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沙坝种树的故事。在我国曾经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在我们的常识当中,树应该是多多益善的。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著名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治理环境不一定就要绿化,绿化不一定就要种树。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蒸发器",不仅带走大量的水分,还会带走土壤里大部  相似文献   
110.
花江喀斯特地区花椒人工林的土壤酶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玮  周运超  田春 《中国岩溶》2008,27(3):240-245
研究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不同林龄花椒林下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蔗糖酶活性变化较大,变幅为13. 2~ 52. 3,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小,变幅分别为0. 15~ 0. 24, 0. 32~ 0. 54, 5. 7~ 7. 3;脲酶活性在种植13年后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1年生花椒林的0. 41到13年时的0. 08,除多酚氧化酶外,1年生花椒林土壤酶活性最低。从土壤生物学的角度看,花椒林目前不仅没有造成土壤质量退化,而且在经营得当的条件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