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火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气候、植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火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火灾发生后会在周围的环境中留下许多燃烧产物,如黑碳、木炭屑、多环芳烃、左旋葡萄糖等,它们广泛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土壤和陆地风成沉积物中;还会留下一些火灾痕迹,如树木火疤、土壤磁...  相似文献   
52.
钢铁厂周围不同污染介质的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通过钢铁厂周围不同污染介质的磁学性质研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本文系统地采集了河北兴隆和湖南娄底两个钢铁厂周围的树皮和草表面的飞灰、土壤及不同树种的年轮样品.其中前三者用来反映现今污染源,而树木年轮用来追踪长时间尺度的污染历史.通过综合岩石磁学实验分析(包括热磁曲线、磁滞性质和低温实验等)、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X)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钢铁厂周围现今污染源中的主要粗颗粒磁性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和纯铁.其中8~50 μm的球形磁铁矿颗粒和呈棱角状的铁颗粒是钢铁厂污染物的特征磁性矿物.对不同树种来说,其中香樟树和枫树树木年轮中的磁性矿物以顺磁性物质为主, 不适合用于环境磁学的污染监测.而柳树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与现今污染源的磁性矿物相符.以上研究表明多参数岩石磁学测量并辅以微观分析等手段,可以精确地提取磁性矿物的种类及粒度特征, 判别重工业区污染源,为应用磁学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腾格里沙漠南缘油松树轮宽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瑞洁  夏虹 《中国沙漠》2006,26(3):399-402
树木年轮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并且易于获取复本,已经成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沙漠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树轮研究工作开展的较少。通过分析腾格里沙漠南缘油松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发现夏季(6~8月)温度以及年降水量是当地油松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对树木年轮标准化年表的功率谱分析表明,树轮记录具有2.6 a,7.5 a,14 a以及16.5 a的显著周期,其中2.6a以及7.5a周期的树轮指数变化,可能与ENSO的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54.
陈效逑 《气象学报》2000,58(6):726-737
探讨了Taunus山区3个地点的树木物候生长季节与气温生长季节年际波动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部位上,物候生长季节长度与气温≥10℃持续期在振幅、波形和趋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的水平.因此,尽管这两种生长季节的多年平均初、终日期和长度是接近的,但就个别年份而言,它们不具有可比性和相互替代性.在低海拔山麓地带,物候生长季节长度与气温≥5℃持续期正相关显著,而与气温≥5℃初日负相关显著,说明物候生长季节具有对较长时期内气温波动响应的特点,特别受到早春气温高低的显著影响,表现为春季气温越高,≥5℃初日越早,当年物候生长季节越长;春季气温越低,≥5℃初日越晚,当年物候生长季节越短的对应关系.据此,春季气温的高低就成为诊断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季节长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种前期征兆.此外,还建立了春季物候期与无霜期之间的区域统计模式,用以进行区内缺乏气象资料地点的无霜期估算.  相似文献   
55.
天山西部伊犁地区314a降水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63,自引:11,他引:52  
袁玉江  叶玮  董光荣 《冰川冻土》2000,22(2):121-127
单相关普查表明,天山西部伊犁地区的10个树轮年表与该区上年6月至当年5月的年度降水相关显著,最高相关系数为0.584(x=0.005),使用5个年表序列较好的重建了伊犁地区314a的降水长序列,解释方差达75%,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314a来,伊犁地区降水经历了4个偏湿及4个偏干期,其偏湿期与北疆年降 水的偏湿期,原苏联、我国华北与华东、祁连山敦德冰芯所揭示的偏冷期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6.
利用树木年轮与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 ,依据数理统计学和天气预报学等基本原理 ,通过历史气候的延长、插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重点研究了根河和海拉尔两个不同森林气候区域的年轮气候变化规律、趋势与展望 ,提出了未来 40年内有利和不利年轮生长的气候年段。  相似文献   
57.
冬日的后山岗上很静,也很冷,冷得连平日里清脆的鸟鸣声都听不到了.唯有风,呜咽着穿过那些光秃秃的栗树枝桠扑面而来. 地上的松针很厚,踏在上面软软的,薄薄的阳光下发出一层金黄色的光芒,让我的心间似乎多了一丝暖融融的感觉.那些落了叶子的树木和枯萎的杂草在阳光下显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风中吹来的那份凛冬的气息与脚下的柔软形成了鲜...  相似文献   
58.
激光雷达点云树木建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树木几何模型是数字城市与数字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点云树木建模,深入分析了基于广义(泛在)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模型重建方法,提出了聚类思想建模、图论方法建模、先验假设建模、拉普拉斯算子建模与轻量化表达建模5类建模体系,归纳总结了不同建模体系在树冠枝干的细节表达、建模算法性能、树木模型的多层次细节表达、建模体系综...  相似文献   
59.
秦岭为我国气候分界线和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太白山为其最高峰,了解太白山区域的过去干湿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机制研究和未来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秦岭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树木年轮资料及其附近的宝鸡、眉县气象站1959—2016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了1852—2016年春季(3~5月)SPEI值,分析了近165 a太白山春季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 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春季气候限制;与春季SPEI值相关性最高,达到–0.72(P<0.01),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51.8%(调整自由度后为51.0%)。(2) 重建结果表明,近165 a来,有29 a春季为湿润年份,有23 a春季为干旱年份,分别占比为17.58%和13.94%。极端干旱年份为1892年、1929年、1945年和2006年,极端湿润年份为1881年、1921年和1990年,其中1892年(–1.73)和1881年(1.53)分别为最干旱和最湿润的年份。(3) 重建结果得到了周边地区干湿变化重建结果和历史文献灾害记载的验证;太白山地区干湿变化可以准确表征大区域干湿变化且存在2.5 a、3.1 a、3.8 a和8.4 a周期变化。太白山地区SPEI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成负相关以及与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呈正相关,其干湿变化可能与ENSO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0.
王锐  马超  王云琦  王玉杰 《山地学报》2020,38(1):132-141
了解崩塌活动史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区域山地灾害形成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树木地貌法可以准确掌握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并为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发生发展趋势提供支撑。本文以川东华蓥山石林景区一大型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杉木树木年轮、降水和气温数据对该崩塌活动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崩塌可能共有四个活动年份,2015年为大规模活动年份,2008年、2012年和2016年为小规模活动年份,崩塌活动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早材期间(4月—9月)。基于滚石冲击树干产生的愈伤组织和标准木年轮对比表明:树木在受到滚石冲击后,都表现为生长抑制,且树木年轮宽度要滞后滚石活动1年。参考树木与干扰树木年轮宽度和月降雨量没有相关性,但干扰树木年轮与月平均气温(4月—9月)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内山地灾害活动史与气候变化关系提供支撑,尤其是为研究区域降雨诱发的崩塌活动规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