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50篇
地质学   1267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中国东北地区太平洋板块精细俯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明  张贵宾  徐峣 《现代地质》2012,26(6):1125-1135
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山较为活跃。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火山的起源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存在密切联系。尽管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明显地显示出火山区下方存在着太平洋板块,但板块的厚度、存在范围等俯冲特征仍然不是特别清晰。为此,采用远震层析成像和走时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壳幔速度结构,特别是太平洋俯冲板块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板块的平均厚度和速度异常分别为85 km和1%,而且与日本海地区结果进行对比可推测板块并未增厚;(2)板块以低角度俯冲进入地幔过渡带,到达过渡带底部后弯曲成水平状,向西延伸至东经127°而停止;(3)水平延伸的板块恰好位于火山区的下方。这些俯冲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陆内火山的起源及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12.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西特提斯带主要缝合带的研究进展及所代表洋盆的发育特征,提出了古特提斯缝合带可能的位置和俯冲消亡方式.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了西特提斯带古生代末—中生代洋陆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古特提斯洋完全可以类比,自晚古生代末西特提斯带主要受古特提斯大洋双向俯冲制约,在俯冲带后缘以二叠纪裂谷带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中生代多岛弧盆系...  相似文献   
813.
板块构造观的中心思想是;全球构造和地壳演化由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存在构造作用的全球共同时空性。大陆造山带是古板块构造研究的重要区域,研究时应首先区别出稳定和活动两类不同的地壳构造类型,分别针对其特点进行侧重不同的研究。板块聚合活动带的重点问题是:(1)识别和研究夹杂其中的构造块体;(2)区分和恢复次级聚合活动带;(3)复原次级聚合活动带中不同性质地质体的原始状态。板块聚合活动带研究是从其组成的物质基础(沉积、岩浆建造)和变形动力学着手,综合生物古地理、大陆边缘沉积学、古地磁、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成果,总结构造演化规律,建立具体板块聚合活动带的地质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14.
浅析华北板块中元古代—古生代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区域地层层序特征、沉积 生物 构造古地理的综合分析 ,提出华北板块经历了中、新元古代边缘裂陷阶段和古生代全域性差异升降阶段两大构造演化阶段。其中 ,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中元古代强裂陷亚阶段及新元古代弱裂陷亚阶段 ;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早古生代弱差异升降亚阶段和晚古生代强差异升降亚阶段。其间发生了 3次划时代的构造运动 ,即芹峪运动、蓟县运动和秦皇岛运动 ,这些运动均影响板块全域 ,成为划分板块构造演化阶段的标志。每次构造转换后均出现特征鲜明、近乎覆盖全域的同期、近同期的沉积标志层。分析表明 ,华北板块在中元古代至古生代长达 15 0 0Ma间 ,似乎从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运动 ,即没有与毗邻大板块有过大规模的碰撞与对接 ,而是长期独自发展 ,漂移、徘徊于赤道两侧低纬度区或在中低纬度区。  相似文献   
815.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三江北段发现的与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作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1.44±0.23 Ma,属于喜马拉雅早期.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成矿主要在40.8±0.4 Ma~40.86±0.85 Ma之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816.
李赛 《地质与勘探》2022,58(5):1001-1015
华南板块是中国东部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中生代玄武岩,这些玄武岩为研究华南岩石圈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前人对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玄武岩的源区性质以及构造环境等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性分析了华南宁远、道县、长城岭、白面山、汝城等地区中生代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组成,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华南中生代玄武岩主要由碱性和亚碱性玄武岩组成,其SiO_(2)和全碱(Na_(2)O+K_(2)O)含量分别为42.81 wt%~55.54 wt%和1.6 wt%~5.97 wt%;(2)除了宁远玄武岩具有OIB微量元素特征,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具有岛弧玄武岩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3)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部分熔融,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未遭受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Ni-MgO正相关、CaO/Al_(2)O_(3)-CaO正相关和Eu无明显异常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质岩浆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结晶,但无明显的斜长石结晶;(4)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岩为EMⅡ地幔源区,其源区可能有洋壳沉积物的参与;(5)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大陆板内环境;(6)华南岩石圈改造可能与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板块的交代作用有关,后者所释放的酸性熔体/流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华南岩石圈物理化学性质的强烈改变;(7)古太平洋俯冲板块可能对华南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多金属成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释放的熔体或流体为矿石活化和迁移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17.
内蒙古阿木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清  张婷 《中国地质》2016,(3):1000-1015
阿木山组自建组以来就被广泛应用,20世纪曾是内蒙地槽区上石炭统的代名词,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地层区划等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区域资料的综合研究,现认为阿木山组是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的沉积产物,出露区只限于索伦—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南,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C_2-P_1),灰岩层内富含蜓、珊瑚等化石。其与三面井组是同一地层区不同地层分区的产物。  相似文献   
818.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碧口群火山岩系中部的基性熔岩以拉斑系列为主 ,基性火山岩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较低 ,分别为 0 .70 12 4 8~ 0 .70 4 4 13和 0 .5 110 80~ 0 .5 12 341,大部分样品的εNd(t) >0 ,表明母岩浆主要来自地幔源区。岩石显示明显的富2 0 7Pb及2 0 8Pb特征。在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的演化过程中岩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等表现了从亏损到富集的变化特点。基性熔岩的稀土与微量元素表现出与俯冲碰撞型的弧区玄武岩相同的特点。分析表明 :碧口群火山岩系形成于岛弧环境 ,它与横丹群浊积岩系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构筑了一个弧盆系统 ,其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819.
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是表示岩石圈强度的参数,计算该参数对研究岩石圈大规模构造,分析大陆板块内的均衡补偿机制有一定意义。利用Forsyth提出的相关技术计算的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自黑水到泉州的Te值,并分析了重力和地形波长的相关性特征,初步认为:计算Te值所选的每个数据块在短波长(6.6-100km)内岩石圈板块的强度足以平衡地形负载,重力和地形不相关;在长波长(100-250km)内,地形及地下负载由弯曲模型补偿,岩石圈板块在地形及地下负载作用下而挠曲。断面通过地段具有较低热流密度值的陆核有较高的Te值,具有较高热流密度值的宁化,大田地区有较低的Te值,反映了较高的热流密度值对应较低的Te值,较低的热流密度值对应较高Te 值的关系,Te可分为南东低值段和北西高值段,地壳厚度大体上与Te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0.
张凤林  贺宏云 《中国地质》2002,29(4):407-410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和库伦旗南部,构造区划属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天山-赤峰活动带^[1]。区内晚石炭世地层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二者在空间上具有相变关系。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划分出滨岸相,潮坪相,台后盆地相及台地相4种岩相,8个微相;它们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海进层序,属于海侵体系域沉积。反映华北板块北缘晚石炭世海槽属于被动陆源盆地-即陆表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