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0篇
  免费   1240篇
  国内免费   1349篇
测绘学   1518篇
大气科学   1589篇
地球物理   687篇
地质学   5505篇
海洋学   1380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1213篇
自然地理   59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3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工程概要介绍 1.系统建设背景 城市地理信息多元化应用对空间数据的需求,已从简单的电子地图生产扩展为多源数据的生产、管理、分发和服务四个方面。3S技术、海量数据交换、3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模拟城市形态提供了途径和方法,为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服务,减少信息孤岛,大力提高城市空间信息共享,部门协同,提高城市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苏州市规划局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02.
基于Web 2.0的GIS模型共享平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了基于Web 2.0建立GIS模型共享平台的设想,以期建立一个能够让用户创造模型和组织数据的GIS模型共享平台,并基于模型共享平台建立原型系统。借鉴了Web 2.0的数据自组织形式,按标签分类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元数据组织,以适应各个领域用户的需求。同时为改变以往被动等待用户查询信息的方式,原型系统按RSS标准主动发布有价值信息,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系统更新。原型系统功能用网络服务封装,并提供客户端程序,提高了系统适用范围。原型系统的建立,证实了构建基于Web 2.0的GIS模型共享平台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根据空基导航信号增强平台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组网优化评价指标;然后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空基增强平台的空间位置进行了二进制编码;最后采用通用的遗传算法对空基导航信号增强平台空间分布进行优化搜索。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对空基导航信号增强平台进行有效布置,覆盖范围内导航服务误差分布合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对空基平台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04.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6):65-65
CNS-50000是用于商业的自主导航系统,如动态测量、精准农业、集装箱码头管理和车船导航。该系统能精确测定某一设备或移动平台的位置和方向。CNS-5000把KTV工业公司的光纤陀骡仪惯性测量技术和NovAtel公司的GPS接收技术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5.
黄智华  薛滨  逄勇 《第四纪研究》2008,28(4):674-682
选择位于长江下游的固城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反演了195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的输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反映了模型的良好模拟能力。比较两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发现,198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82mg/L和411.88×103kg/a,总磷0.084mg/L和43.04×103kg/a;远高于1951~1960年的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22mg/L和49.55×103kg/a,总磷0.036mg/L和7.67×103kg/a。模拟主要反映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和农作物耕作模式对农业非点源氮、磷浓度及输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胶东半岛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高盐卤水包裹体3种类型,前两者发育较多,高盐卤水包裹体发育极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显示,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376℃,据冰点温度估算,盐度为0.53%~8.28%,水溶液包裹体均一压力低于50×105Pa;富CO2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5~348℃,盐度为2.42%~11.43%,均一压力为1 000×105~2 500×105Pa;富CO2包裹体中CO2均一温度为23.0~32.4℃,指示该类包裹体可能含有数量不等的CH4或H2S。静水压力体制下,根据纯CO2包裹体均一压力估算成矿深度约为1 km。在270℃左右,均一压力从富CO2包裹体到水溶液包裹体急剧降低,指示成矿流体在270℃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减压沸腾过程,成矿流体盐度和密度在270℃左右也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沸腾作用及其引起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可能是导致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7.
新疆西天山尼勒克地区铜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尼勒克地区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铜成矿带上,区内铜矿(化)点多、成因类型多.成矿与华力西中晚期岩浆侵入、喷发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砂岩型铜银矿赋存于晚石炭世科古琴山组中,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以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西天山尼勒克地区的铜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进行初步分析,划分出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8.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9.
以中亚环巴尔喀什成矿带为典型研究区域,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以斑岩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对新疆及邻区的跨境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的含矿潜力进行整体研究.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研究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标志及矿床模型.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主、客观模型整合的大型矿集区预测系统,得出中亚成矿带矿集区预测分布图,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大型矿集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曲靖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靖盆地新近系茨营组第三段的晚期生物气藏是新近系沉积之后,喜山运动时期各种成藏条件有效的时空配置的结果.在讨论曲靖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生物气源、储集层和盖层、圈闭形成以及天然气输导等成藏条件,阐述了生物气晚期聚集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指出自第四纪以来,生物气源岩持续高效的产气作用是生物气成藏的物质保障,气藏的形成是生物气连续的补充大于逸散动态平衡的产物;背斜构造、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是该区主要的圈闭类型;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沟通生物气源岩到圈闭的垂向和侧向输导通道,茨营组的连通砂岩体是生物气近距离运移的输导层.蔡家冲组大套湖相暗色泥岩的生物产气效率、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和圈闭的保存条件及其在时空上的动态配置是生物气晚期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