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0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42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489篇
综合类   511篇
自然地理   12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海洋渔业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保障全球水产品供给,而且关乎各国国家经济和外交利益。近年来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大对海洋渔业产业的投入力度,全球海洋渔业产业面临深刻变化。文章从全球视角总结现阶段海洋渔业发展特点,系统梳理海洋渔业在全球的生产、贸易、消费格局,深入研究海洋渔业领域的全球对外投资趋势;分析得出海洋渔业领域国际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发达国家是主要投资国,新兴国家开始加大对外投资力度以及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等结论;最后从全球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和投资趋势中总结经验,为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2.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地理区域和经济腹地相近,面临规划建设、外资引进、腹地货源、中转货源、政策资源、专业人才等各种竞争。文章通过构建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港口物流营运规模、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竞争潜力3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比较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3.
嘉兴滨海新区是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优越的海河联运条件和广阔的经济腹地,特色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城市框架基本成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嘉兴滨海新区发展迅速,但存在港口功能单一、产业与港口联动性不强、城市布局不适应港口和产业发展等问题。为探索沿海工业园区发展新模式、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港产城联动发展的内涵和机制出发,分析滨海新区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探讨提出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思路设想,特色港口打造、临港产业发展、滨海新城建设等方面的路径和任务,以及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4.
纵览九州     
《南方国土资源》2016,(4):67-68
正龙岩: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通过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服务落实责任等措施,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为主体、一区多园的国家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支持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基地)。对获得国家、省级新型工业  相似文献   
75.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广东“三旧”改造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村级工业园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382个村级工业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探索性空间数据、GWR(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顺德区村级工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顺德区村级工业园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及空间自相关,局部自相关不明显;村级工业园空间分布受人口数量、一二三级道路长度、河流水面、城市用地面积、村庄用地面积、水源保护区面积等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村级工业园空间集聚特征与制造业现状主导产业集聚特征基本一致,说明主导产业集聚是导致村级工业园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革命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方向拓展服务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煤炭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成为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必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7.
"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铁立  徐建华 《地理科学》2006,26(4):402-408
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格地理局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当前“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人口向“珠三角”集中。今后随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和人口将具有集中与扩散同时发生的特征,各地区形成特定产业和人口集中的专门化生产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78.
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相关企业的地理集中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市场竞争,也能够共享劳动力市场和基础设施,产业地理集中与产业和城市竞争力密切相关。90年代以来产业地理集中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文章综述了产业区位论、贸易理论以及集聚理论对产业地理集中的解释,并对国内外关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集中讨论了资源投入、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外部经济、产业联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79.
贺灿飞  刘洋 《地理学报》2006,61(12):1259-1270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还可能取决于因产业地理集聚和地方化贸易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1999~2004年北京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流资料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引入产业地理集聚系数、产业联系等变量来研究影响外资产业分布的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在空间上比较集聚、产业内联系较强的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前期外商投资对于跟进投资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信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联系效应,从而直接导致外资的产业累积效应。外商也强烈偏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盈利率高的产业。外商在充分利用其垄断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尽量避开实际劳动成本较高和进入壁垒较高的垄断性产业。本文的结果显示,发挥本地优势,完善产业配套,促成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0.
苗长虹 《地理学报》2006,61(4):425-434
以产业区理论、管制理论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学习创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融生产体系与社会生产体制、制度与协调机制、地方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网络“四位一体”的学习型产业区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以河南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了全球-地方网络联结的方式、动态及其对技术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全球与地方生产网络的建构和有机联结,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是可以从“低端道路”迈向“高端道路”的,发展学习型产业区应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