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86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520篇
海洋学   208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化学实验室废气净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胡昌新 《水科学进展》1994,5(4):280-286
根据感潮河流的水流特性,研制了准动态水质回荡模型,并利用相似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对其进行求解,提出了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模型适用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变化分析,经黄浦江干流氨氮浓度资料验证,成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3.
南极乔治王岛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1992/1993年度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期间对南极乔治王岛的表土、地衣、苔藓等样品的分析资料为基础,研究探讨了8种无机重金属元素、5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三种环境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地衣、苔藓两种植物呈现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不同富集能力;∑666、∑DDT和PCBs及油的沾污亦很明显。本文还对污染物质的来源、南极环境样品历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以及世界部分地区的背景水平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84.
南极乔治王岛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1992/1993年度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期间对南极乔治王岛的表土、地衣、苔藓等榈的分析资料为基础,研究探讨了8种无机重金属元素、5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三种环境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地衣、苔藓两种植物呈现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不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85.
郎庆勇 《岩矿测试》1995,14(4):274-280
收集了以WolfgangFRogge博士研究工作为主的文献,对几种常见大气有机污染源进行了讨论,列出了由不同污染源所排放的可辨别有机合物的类别、含量以及用于定量分析和评价的示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6.
87.
我国西南地区地面和低层大气臭氧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辉  沈志来  黄美元 《大气科学》1993,17(5):621-628
本文介绍了1987—1989年在以重庆、成都和贵阳三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进行了地面和低层大气臭氧的观测结果,给出了该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的一些特征.分析表明,成都、重庆和贵阳等地区O_3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都与前体污染物特征以及日照强度、大气层结稳定度.天气过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曹文俊  朱汶 《气象科学》1990,10(4):365-37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SCIM模式,GDM模式以及GCDM模式,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各种稳定度条件下SO_2瞬时浓度,并与SO_2的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CDM模式的计算误差最小,并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9.
Collected by means of a high-altitude scientific balloon and a self-made automatic sample collector,a total of 276 dust grain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of shape,grain size and optical property.Some of the grains were exa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m microprobe techniques,The stratospheric dust grains can be classified as 6 types:cosmic dusts,cosmic dusts(?),microtektite,natural pollutants,artificial pollutants and the unknown substances.The different types of dust grain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distinguishing symbols.Widespread in the space of the solar system,cosmic dusts are the initial substances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to some degree,have recorded a great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olar system.So the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s in the field of cosmochemistry at present time,Since the 1960‘s,scholars of many countries have collected cosmic dusts both in the space near the earth(using rock ets,space probes and space shuttles)and in the stratosphere (using high-altitude balloons or U-2air planes).According to the shape(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image),element composition(the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um)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dust grains,the substances in the stratosphere can be classified as 5 types:cosmic dusts,alumina spheroids,terrestrial artificial pollutants,terrestrial natural pollutants and unknown substances(CDPET,1982).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