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7篇 |
免费 | 181篇 |
国内免费 | 1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113篇 |
地质学 | 702篇 |
海洋学 | 214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前言 二十年代末以来,许多学者曾对马兰黄土进行过研究。岩石、古生物地层证据表明,马兰黄土系晚更新世的风成堆积。但迄今没有提出过可靠的年龄数据。本文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了甘肃境内马兰黄土底部年龄,目的是了解不同地点马兰黄土堆积的起始年龄。 相似文献
82.
83.
84.
在西班牙大陆边缘的一个地区完成了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共识别出四类沉积背景:(1)低速沉降斜坡(2)高速沉降(2m/千年)斜坡;(3)大西洋被动边缘“Rria”型地貌;(4)具沉降作用的断层崖地貌体系。 相似文献
85.
从山羊寨哺乳动物化石看柳江盆地洞穴堆积的时代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寨洞穴堆积是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众多溶洞的洞穴堆积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发掘整理与鉴定,采用生物地层学和哺乳动物生活习性对比分析方法,确定其时代为Qp^2.3,晚于辽宁营口“金牛山下组动物群”,早于河北“迁安爪村动物群”和内蒙古“萨拉乌苏动物群”,其特征反映了中国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面貌,并反映出当时区内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水域条件等生态环境的多次时空变化。如此众多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增加了保护区遗迹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价值;为该区洞穴堆积的时代与沉积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改变了区内洞穴堆积仅为中更新世地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动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在渤海最新获得的约5 000 km的浅层地震资料,发现在渤海海域发育大量晚更新世—全新世断裂和褶皱,进而对其分布、浅层结构、运动学性质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渤海海域活动断裂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主要走向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东西向断裂数量最多;断裂的形成受区域应力场和早期断裂的控制,而褶皱则以背斜居多,通常沿早期断裂带发育;就分布密度而言,辽东湾内断裂密度远小于其他海域,而同一构造单元其边界部位断裂密度大于单元内部;具继承性发展的断裂多具有复杂的破裂结构,破裂带剖面上呈耙形或Y字型,晚更新世沉积层变形明显;受断裂错动地层的形成时代表明,多数断裂的最新活动发生在晚更新世中期-晚期,部分断裂在全新世发生过活动;多数断裂具有明显正断拉张作用,而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内次级断裂还可能具走向滑移分量;渤海浅层断裂的活动性与现代地震震中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对于渤海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大凌河河口地区LZK06孔40m以浅岩心的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等综合研究以及该地区LZK02-04钻孔资料,揭示了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两次海侵-海退旋回,依次形成了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河流相→晚更新世海相-湖相/河流相→全新世海相-河流相地层。全新世早中期由于物源供给很少,研究区处于长达约10ka的饥饿滞留相沉积环境,平均沉积速率仅约0.02~0.05cm/a。全新世晚期约1500a cal BP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河流输砂量增加,研究区开始了快速加积过程,平均沉积速率约0.9~1.2cm/a,下辽河平原被快速充填,开始成陆。与全球海面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辽东湾的第II海相层发育于MIS 5-MIS 3早期,第I海相层发育于MIS 1阶段高海面时期。晚更新世以来频繁的海面升降是辽东湾泥质海岸带地层和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8.
89.
通过孢粉组合分析, 结合河湖相地层岩性特征和古地磁及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年龄测定结果, 探讨了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变迁与札达古湖泊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 札达盆地古湖泊演化可划分为早(湖泊形成期)、中(稳定发展期)、晚(湖泊消亡期)三期.早期(距今5.41~4.40 Ma), 札达盆地为温凉而干旱的疏林草原植被气候, 随后转变为温暖稍湿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 最后转变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 这一时期古湖开始形成; 中期(距今4.40~2.57 Ma), 古气候进入寒温期, 古植被表现为先由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向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过渡, 再由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交替出现的过程, 古湖泊进入发育期; 晚期(距今2.57~1.36 Ma), 湖区古气候环境进入寒冷期, 古植被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向低矮灌木→干冷草原的变化, 古湖泊进入消亡阶段.古湖泊演化与古植被、古气候演变有很好的相关性, 高原隆升控制了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进而影响湖泊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
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高精度加速器质谱(AMS)14 C测年等工作,对大兴安岭中段莫克河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莫克河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活跃,覆盖面积超过80km2,喷发方式为斯特朗博利型喷发。火山活动最早始于晚更新世,火山活动经历了4个火山喷发旋回,并在第一、二个火山旋回之间有短暂的间歇。火山岩为以低硅、高镁、高钾、高钛为主要特征的高钾钙碱性橄榄玄武岩。综合周边地区资料,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是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以复活的深大断裂为通道产生的板内OIB型玄武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发生壳源物质混染,也没有发生斜长石结晶分异,但有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