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陈平 《地图》2019,(4):126-133
木渎古镇中有一条古老的小河缓缓流过,名叫“香溪”。传说当年西施和宫女们每日用香料沐浴,浴后之水倾入河中,从灵岩山流淌到木渎镇,满河生香,故名香溪。流淌千年的香溪,见证了古镇的繁华,也陪伴她历尽岁月的沧桑。到了明清时期,木渎镇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拥有私家园林30多座,被誉为“吴中第一镇”。如今,古镇上几座主要的园林庭院都分布在香溪沿岸的老街上,从西到东依次是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和榜眼府第。  相似文献   
602.
山东的地图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国家科技的进步而发展。从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陶片上可以看到,先人已用图像表示地理景观。现嘉祥县武梁祠中保存完好的东汉时期画像石上伏羲与女娲执规、矩的图像,是中国逾千年不朽的石刻艺术魂宝,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人类始祖执测量工具开天辟地、定天下方圆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603.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沙漠,由于黄河及屠申泽等水分条件的影响,当时尚存在着几处绿洲,西汉临戎等3座县城就建立在这些绿洲上。其后,由于黄河干流改道,屠申泽干涸,导致了绿洲的沙漠化。  相似文献   
604.
关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问题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史料进行考证,其结论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在北魏时期已存在,而且其范围与现代基本相同,因此否定了这些沙漠是以后农垦所造成的"人造沙漠"观点  相似文献   
605.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印太暖池区的沃克环流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热带辐合带(ITCZ)等低纬过程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初步归纳,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变率在全新世早期及中世纪气候异常期(1 000~700 a BP)的晚期逐渐增强,介绍了热带辐合带在BA暖期(B?llingAller?d Warm Period)和前北方期(pre-Boreal,10.3~9.5 ka BP)的北移,以及在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12.5~11.5 ka BP)和北大西洋冷期(距今7.5~5 ka BP)期间的南移。对低纬过程长时间尺度轨道周期的探讨表明,末次冰盛期赤道东太平洋出现了较偏南的热带辐合带锋面系统,甚至在1.65 Ma冰期,热带辐合带也有快速南移的证据。海洋沉积的粒度、黏土矿物、陆源粉尘、元素和同位素、有孔虫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推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热带辐合带位移中有很好的应用,建议以陆源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响应为切入点、以孢粉为手段来探讨陆源植被、气候、火灾和海-陆大气环流等低纬过程的变化特征,进而反...  相似文献   
606.
王自强 《地图》2006,(1):104-107
在北京的发展史上,宋元时期是十分重 要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是长安 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最大的政治 中心的地位一落千丈,另一方面位于东北方的蓟 城(北京古称蓟城)的地位,却日见重要。这种 转折是以辽升幽州城(东汉在北京地区设置幽州, 治所在蓟城,习惯上人们称蓟城为幽州城)为南 京(又叫燕京),把它变为陪都作为标志的。而 金朝定都于此(称中都)则加强了这种转折,从  相似文献   
607.
天气的风云变幻时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影响着科学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一切活动。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与气象的关系,主要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兵法》中的军事气象思想,即怎样利用风、雨等气象因素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608.
以历史文献为主要代用资料,重建了1632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事件的雨情、水情、灾情等,从而识别出1632年8月河南地区暴雨事件的时空范围,并与有器测记录的2021年河南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对比。1632年华北地区大规模降水始于7月17日,从6月18日—11月11日,整个华北不同区域皆存有长时间降雨记录,且有多次强降水记录,造成黄淮地区雨涝,并使得黄淮交溃,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梳理降水和洪涝的过程,区分了本地降水与客水的分布。将1632年8月河南暴雨洪涝与2021年7月河南极端降水事件对比发现,强降水位置相似,降水前后都有两个台风输送水汽,且1632和2021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皆受到拉尼娜的影响,整体偏涝。  相似文献   
609.
王树连 《地图》1999,(1):45-48
秦汉时期,在政治上,我国封建制度确立并获得大发展,在科学技术上,我国古代各个学科奠定基础并初步形成体系。在这种大好的宏观背景下,测绘理论和测绘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测绘体系的基本框架。地图制图技术已经完成了由古代示意性绘图向精细绘图的历史性转变。在制图理论和制图工艺上逐步走向成熟,为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系统地提出独具特.色的制图理论框架——制。图六体奠定了基础。地图是疆域的缩写,是皇权所至的象征。作为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十分重视地图的测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汇集六国的测绘资料,编绘了囊括…  相似文献   
610.
洞庭湖历史时期环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耘  殷鸿福 《地球科学》2003,28(2):214-218
洞庭湖在晚冰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过程.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暖期, 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 新石器时代皂市文化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 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 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转暖, 洪水开始泛滥, 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 至龙山文化时期, 气候干燥偏凉, 降水减少, 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 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 湖面缩小.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洞庭湖也同样经历了扩张与萎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