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9篇 |
免费 | 554篇 |
国内免费 | 3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21篇 |
大气科学 | 456篇 |
地球物理 | 1067篇 |
地质学 | 1142篇 |
海洋学 | 434篇 |
天文学 | 72篇 |
综合类 | 799篇 |
自然地理 | 4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86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209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455篇 |
2013年 | 445篇 |
2012年 | 509篇 |
2011年 | 444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472篇 |
2008年 | 546篇 |
2007年 | 463篇 |
2006年 | 411篇 |
2005年 | 403篇 |
2004年 | 413篇 |
2003年 | 473篇 |
2002年 | 422篇 |
2001年 | 340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河清八汊现行河口自改汊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监测其岸线变化,探讨其稳定程度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以及海岸带韧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GIS、RS技术从1996—2022年黄河三角洲行水河口的220幅遥感影像中推断出年平均海岸线位置,同时根据行水河口摆动次数划分为5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对海岸线变迁及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行水河口岸线长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整体呈淤进状态,各岸段岸线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最大侵蚀(-73.89m/a)区出现在两丁坝之间,最大淤积(393.20m/a)区出现在河口区附近。研究区90%的岸线表现为较强淤积至严重淤积,稳定性指数由两丁坝之间(0.135)、2007年出汊前旧河口(0.068)、2007年出汊后新生河口(0.006)依次降低。入海水沙量、河口位置变迁以及沿岸输沙是影响岸线稳定性出现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气象要素建立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辐热积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准确率确定权重系数构建江西省油菜产量集成预测模型,对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和基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关键气象因子模型4月中旬预测准确率低于其他模型,三种基础模型的权重系数依次为0.3、0.35、0.35,5月中旬预测准确率基本一致,权重系数依次为0.34、0.33、0.33。2)对于集成模型趋势一致率,1991—2010年回代检验结果5月中旬最高,4月中旬仅次于气候适宜度模型;2011—2015年两个时次预测趋势一致率均为100%,达最高。3)2011—2015年集成模型预测检验RMSE最低,预测准确率均在97%以上。油菜集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总体优于基础模型,可应用于江西省气象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介促进了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连接和融合,也影响了人与地方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地理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交媒介与空间重塑的“存在-膨胀-符号化”分析框架,以上海市认定的文创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抖音和小红书两个社交媒介平台中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为研究数据,探究社交媒介对城市文创园区的空间重塑作用,为城市更新进程中文创园区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社交媒介的作用在于引导用户行为,将实体文创园区数字化为媒介平台中的地点。(2)基于UGC产生的广泛热度和偏好热度加剧了数字空间的膨胀。(3)打卡者在社交媒介中持续地对数字空间中的文创园区进行意象叠加与更新,形成了符号化的空间形象。(4)社交媒介中不断生成的UGC重塑人们对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认知意象,进一步创造了超越两种空间的数字地方。如此,社交媒介通过“线下→线上→数字地方→数字→实体”的循环路径对文创园区进行空间重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构建“数字地球”的重要性、必要性出发,概述了其基本概念、框架建设和内容集成,并针对实施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而为建设“数字江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和传播的中心,城市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今,人们都在谈论"大数据",全球信息化已迈入"大数据时代",地球表层的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属性特征,城市的所有物理设施、系统、大气、水质、环境,人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特征,等等,都成了可被感知、记录、存储和分析的数据。几乎没有什么大数据是不需要和不可以同地理空间数据集成融合并实时动态可视化的。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必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即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测绘科学》曾在2014年第一期对李德仁院士做过专访,李院士就智慧地球时代的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建设以及位置云、遥感云、视频与GIS融合以及空天地一体化传感网等方面给我们系统展示了智慧地球。2014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应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邀请,作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智慧城市"的兴起》的报告。之后《测绘科学》编辑部对王家耀院士进行了专访。王院士从城市信息化建设入手,围绕大数字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需求,回答了什么是"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对为什么要建、建一个什么样和怎样建设智慧城市等问题做了精彩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数字水准仪检定规程JJG(测绘)2101-2013》是目前有效且唯一的数字水准仪检定规程,在对JJG(测绘)2101-2013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需要与规程起草者商榷:1)i角的检定问题;2)视距乘常数的检定问题;3)视距测量精度的检定问题等。为了满足测绘生产实践的需求,建议:1)重新制定i角及视距测量精度的检定方法;2)删除视距乘常数检定这一项。 相似文献
20.
熊华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9):117-119
主要研究了异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基于适配器原理的异构服务集成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将切片服务、ArcGIS Server以及Erdas Apollo发布的WMS 3种异构服务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面向专题的地图服务,并与基于API的异构服务集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