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0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3193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773篇
地质学   719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510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中使用了麦迪奥台90个小震的近震数字记录,这些小震分布在阿拉木图市附近,处在东经76°40’~77°40’和北纬42°50’~43°20’座标所局限的区域范围内。分析了CKM信道水平分量S波振相的记录。对于所有被研究的数字地震记录,得到了如下动力学参数:基底最大位移的振幅Amax,与Amax相应的周期T和0.5Amax水平上的相对持续时间d。这些参数是对于各个分量按每个滤波信道来测定的。编制了原始地震记录图以及最大振动分量的参数T和d的整体分布。确定了70%置信区间内的中值和误差。它们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对T和d的研究表明;这些参数彼此互相关:周期愈大,相对持续时间的值也愈大。得到了T和d与地震能级及震级的初步关系。  相似文献   
32.
黄华平 《四川测绘》2001,24(3):113-114
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采点密谋,而且也受AUTOCAD中的某些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笔者通过多年来JX4A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连接Microstation 95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实践,在本文中提出作业过程中的有关应用,供广大读者参考,有不对之处望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4.
分辨率是等高线数据插值生成格网DEM数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适宜的分辨率既能将等高线高程信息尽可能保留,又不会因插值造成数据冗余及误差。基于对格网DEM生成方式的理解,提出了等高线隔断线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基于地形图矢量化的等高线数据插值生成格网DEM数据,由不同长度等高线隔断线频率统计来确定格网适宜分辨率参考值的方法。同时,不同长度等高线隔断线的长度与其频率相乘得到标准长度,以及等高线隔断线中心点生成的密度分析图,均可在频率特征决定适宜分辨率参考值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通过样区实验验证,实现简便,可度量性强,与其他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对确定适宜格网分辨率参考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大力发展“数字重庆”建设,是充分发挥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是跻身世界级城市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重庆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数字重庆”的建设方略与发展思路上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6.
数字正射像片以其迅速、快捷的生产方式和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特征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的信息源。本文论述了数字正射像片在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首次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数据的结构的图形工作站上,对数字正射像片应用于地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数据流程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7.
为落实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加强大震速报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管理,提高数字地震台站的人员素质,增强各台站解决系统软硬件故障的能力,提高地震监测水平,确保全国大地震速报工作,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主办,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承办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站培训暨技术交流工作会议,于2003 年10 月12~18 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吴书贵副司长强调了这次会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强调一定要把本次会议办成一次卓有成效的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国…  相似文献   
38.
通过佛山市1:2000DEM项目质量控制实践,从过程控制和成果检验两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摄影测量法生产大比例尺DEM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解决数据本地集中带来的风险,是测绘资料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容灾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对测绘数字成果特点的分析,给出了基于远程容灾技术,建立测绘数字成果异地远程容灾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