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4篇 |
免费 | 918篇 |
国内免费 | 4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39篇 |
大气科学 | 693篇 |
地球物理 | 289篇 |
地质学 | 1330篇 |
海洋学 | 432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535篇 |
自然地理 | 2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84篇 |
2022年 | 228篇 |
2021年 | 249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220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195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274篇 |
2011年 | 260篇 |
2010年 | 247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261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95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30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地电化学方法作为覆盖区矿产资源勘查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原理是在人工外加电场作用下,将近地表介质中呈电活动态的物质选择性地提取,通过研究电提取元素组合、含量分布及异常特征,进而提供找矿信息的一种勘查方法。笔者通过在内蒙古洛恪顿矿区开展地电化学勘查研究,验证了地电化学法在内蒙古东乌旗风成砂覆盖区勘查的有效性,并通过对不同提取时间、不同密度的载体物质等提取条件的对比研究,确定在该区进行地电化学勘查的提取时间为24 h,载体物质选用高密度泡塑。 相似文献
64.
以SRTM3-DEM为数据源,在ArcGIS支持下,采用水文分析以及DEM分析数据与地质图、卫星图像和地形图区域数据综合对比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莱州湾南岸的弥河、白浪河、潍河3条典型河流河网河间地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流域河间地比率的空间关系、流域地貌侵蚀对比与区域变化、全新世河型及河型转换以及区域地貌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通过DEM的水文分析、河网提取、河间地制图,得到了每条河流、每种累积流量取值下河网中的河间地,从而提出了快速提取河间地的一种新方法.区域空间上,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存在弱的增大变化.流域侵蚀综合分析表明:3条河流曾明显下切,即西部的弥河以单河道截切式下切; 中部的白浪河以拓展式下切; 东部的潍河呈嵌入式下切.表明西部侵蚀下切幅度大于东部(西部河流侵蚀速度快于东部),从而印证了河间地比率西小、东大的空间变化.对古河型(/河网)分析表明,全新世以来有网状河、扇状分汊河、汇聚型河、顺直河和曲流河5种河型.河型转换受控于气候变化、基准面下降和不均衡的构造抬升.将研究区全新世的河流地貌演化分为全新世早阶段、全新世中期早阶段、全新世中期晚阶段、全新世晚期早阶段和全新世晚期晚阶段5个阶段.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过去2000年北半球温度变化特征, 本文基于16条长度超过2000年的树木年轮年表, 利用最优信号提取法重建了过去2000年北半球年平均温度序列。结果显示, 过去2000年存在1个极端低温年和4个极端高温年、50个低温年和53个高温年, 以及2个冷期和3个暖期。其中, 第一个冷期大约在500~550A.D., 这期间出现了8个低温年, 第二个冷期是小冰期(1450~1850A.D.), 出现了38个低温年和1个极端低温年。3个暖期除发生了17个高温年的中世纪暖期(900~1250A.D.)外, 1000A.D.前还存在一个大约是在400~500A.D.的暖期, 该时期发生了1个极端高温年和11个高温年。第三个暖期是受人类影响显著的20世纪暖期, 该时期未出现极端低温年和低温年, 而出现了2个极端高温年和21个高温年, 这意味着在全球持续增温的情景下, 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低温年和极端低温年再次出现的概率很小。对重建温度变化进行归因分析, 发现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简称AMO)、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均对北半球的温度变化有贡献。年平均AMO指数可以解释36% 的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温度变率, 而太阳活动的贡献仅限于与北半球的温度序列具有类似周期信号, 其相关性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表明AMO可能是北半球过去20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由于AMO指数重建时包括了与本文资料的地理位置相同的资料, 那么资料本身的相似性可能会影响AMO和北半球温度的关系, 未来需要利用海洋沉积等其他类型的地质记录重建AMO指数, 以进一步对比检验AMO的贡献。重建结果与全球34个强火山事件对比发现, 火山爆发后的第一年北半球降温最为明显, 这种降温效应在第四年完全消失, 说明火山爆发对北半球年平均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际尺度上, 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6.
超轻油页岩渣陶粒的研制与生产工艺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桦甸市、农安县油页岩资源丰富。以桦甸市示范电厂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用新的烧胀试验方法开展了超轻陶粒的研制,采用自制的新试验装置,烧制出的陶粒接近实际陶粒回转窑水平,并可专门烧制小颗粒陶砂,可比现有烧胀试验方法工作效率提高约50倍;并以国产陶粒设备,提出拟建年产20 万m3陶粒工厂工艺方案设计,对窑炉两端的余热利用提出了可行方案。油页岩渣SiO2,Al2O3,R2O含量适中,特别是含碳非常少,可以人为地调整发泡剂的用量而控制陶粒的密度,使在1 030~1 100℃范围内烧制出300~500 kg/m3级陶粒或陶砂。 相似文献
67.
68.
地电化学提取技术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多种矿产资源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在地电化学提取过程中,对埋置在土壤中的提取器持续稳定供电是进行金属离子有效提取的关键条件之一.研制了HD-2014型便携式多功能地电化学供电装置,尺寸为8.8 cm×8.8 cm×2.3 cm,重量仅为140 g,能够实现4.5 V、6 V、9 V和14 V四档恒压以及10 mA恒流输出,同时具有1~99 h的定时调节以及实时显示工作状态和信息的功能.室内和野外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恒压及恒流输出时最大误差率分别仅为1.38%和0.60%,能够保证各测点电场强度或电流强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