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1.
谢燕 《地理教学》2013,(15):41-42
正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另外在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化知识,提高学科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探讨乡土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2.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民众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幸福感的客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分析世界民众主观幸福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情况及其在世界的位置,并进行解释。总体上,调查范围内的世界各国民众处于比较幸福的状态,且多数国家民众主观幸福感在上升,幸福感分布具有一定区域差异并与经济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衡量的影响因素中人均收入和政府治理水平处于低水平,就业率在世界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990年到2007年的调查中中国民众幸福感有所下降,本文以相对剥夺理论解释中国人均收入在低生活水平条件下显著增长但是幸福感却下降的现象,此外,失业率增高,政府治理水平放慢也影响中国民众幸福感的提升。未来中国应提升民众收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就业和提升政府治理质量来促进民众的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针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针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胃肠道症状(GI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RMS、HAMD-24、GI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针法治疗BD,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身症状,还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幸福感的客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分析世界民众主观幸福感概 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情况及其在世界的位置,并进行解释。总体上,调查范围 内的世界各国民众处于比较幸福的状态,且多数国家民众主观幸福感在上升,幸福感分布具有一 定区域差异并与经济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衡量 的影响因素中人均收入和政府治理水平处于低水平,就业率在世界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990 年 到2007 年的调查中中国民众幸福感有所下降,本文以相对剥夺理论解释中国人均收入在低生活 水平条件下显著增长但是幸福感却下降的现象,此外,失业率增高,政府治理水平放慢也影响中国 民众幸福感的提升。未来中国应提升民众收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就业和提升政府治理质 量来促进民众的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85.
以新加坡丧葬改革为例,探讨死亡和宗教背后的生态政治、情感矛盾和土地使用问题。近年来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情感在塑造环境政治中的作用,但宗教与死亡作为一种社会情感力量却没有引起生态政治学的重视。本文认为死亡(包括丧葬和死亡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与生态政治现象的交织,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反映人类认知自然的精神景观(例如风水);同时,如何定义“合适的”丧葬方式又是一个与自然、土地和情感相互纠结的权力博弈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利用生态政治话语对华人传统丧葬及其仪式进行世俗化改革,使得“死亡”可以从宗教领域中脱离而被纳入国家环境治理与生命政治的框架内。其次,研究关注新加坡华人如何响应国家的丧葬改革(特别是海葬的推广)以及如何对丧葬背后的情感、宗教和伦理问题进行协商。本研究将死亡议题引入生态政治学研究,思考丧葬背后的生态政治对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陈澄 《地理教学》2010,(19):1-1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相似文献   
87.
我们地理学科既具有理科兼容的特性,又具有科学思维的个性。地理学科的具体情感领域包括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唯物辩证观;爱国主义情感中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感;人地观中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以及以地理学科为特性的地理美育观等等。所有这些情感领域的教学都立足于各章节教学的认知基础上.学而知趣.趣中生情.情达理通,让学生构建起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体系。现以“南极洲”一节教学为例谈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配建房居住群体作为一类“夹心层”群体,其住区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理应得到充分重视。论文以深圳市混合居住区为例,揭示配建房住区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针对3个典型住区开展问卷及访谈调研,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地方感和房屋类型分别作为住区环境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看,住区环境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分维度看,社会环境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而建成环境中,小区环境、社区环境和住房环境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均不显著;(2)由中介效应看,社会环境通过建立居民地方感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3)由房屋类型看,相较保障房住户,人才房住户主观幸福感受社会环境影响强度更大。综合来看,研究结果能够为完善配建房制度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9.
震后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与分析,对于相关部门开展震灾应急救援、掌握救灾动态、稳定民众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6.1级地震震后24小时及震后一周的相关微博及评论;利用Python中文分词组件"jieba"和ROST CM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去重、分词等处理...  相似文献   
90.
邻里作为城市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空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住迁移的普遍发生,邻里环境与居民幸福感关系更加复杂.人们对邻里环境的偏好和选择受到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的影响,但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邻里环境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论文基于广州市的调查问卷数据,选取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有居住迁移行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