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3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氢离子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H相互作用的机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氢离子输入土壤后可以转化为表面正电荷,可溶性铝和可交换性酸,但是由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不同土壤中H+三种去向的贡献不同。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是由于土壤表面Fe-OH,Al-OH的质子化造成的,因此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的能力与土壤中氧化铁的含量密切相关,从而可变电荷土壤中H+转化为表面正电荷的贡献比恒电荷土壤中的大。H+转化为可溶性铝的能力与土教育部 的矿物组成密切相关,随着H+输入量的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铝的含量也增加。可变电荷土壤中可溶性铝增加的顺序为红壤>赤红壤>铁质砖红壤,在H+的加入量小于15mmol/kg时,黄棕壤的可溶性铝介于红壤和赤红壤之间,当H+的加入量大于约15mmol/kg时,黄棕壤的可溶性铝略小于赤红壤,棕壤的可溶性铝明显小于红壤和赤红壤,但比铁质砖红壤高,恒电荷土壤的可变性酸量明显大于可变电荷土壤,但从总的看来,H+加入量的变化对可交换性酸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2.
王志华  林文蔚 《地球化学》1998,27(5):465-474
在吉林省南部元古宇石英岩内发现磁性微球粒392枚,根据其产状,形貌及一般特征,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表明为陨石消融型宇宙尘,由4亚4小类组成一个宇宙尘系列,(1)金属球粒;(2)纯铁球粒,(b)FCN型(天然不锈钢)球粒;(2)氧化物球粒(a)普通铁质宇宙尘(b)铬铁氧化物球粒;(3)玻璃质球粒;(4)氧化物-金属过渡型球粒,其母体要能是一分异的FCN型石-铁陨石质陨星体,核部为FCN合金,经消融分异作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一种提高北斗系统中低纬度无源定位精度的方法,利用星际间单差及高程约束来提高定位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及较好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50~200M。  相似文献   
94.
分子云团块是恒星的诞生地.分子团块的普查和其性质的全面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恒星的形成乃至星系和宇宙的演化过程.随着银河画卷计划(MWISP)项目的深入进行,这类研究方案变得切实可行.但是项目产生的分子云观测数据是海量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和证认分子团块的方法.目前应用广泛的3维分子云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多,典型的包括Gauss Clumps、Clump Find、Fell Walker、Reinhold等,但都需要输入多个参数来控制它们的性能,并且进行反复的参数优化和目测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对于大规模的观测数据,利用现有方法进行分子团块的证认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为了克服传统分子云团块检测算法的局限性,人工智能(AI)的方法将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3D 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方法,它可以自动处理3D分子谱线数据,整个过程分为检出和验证两个步骤.首先,通过设置较低阈值使用Clump Find以检出候选对象,然后通过训练好的3D CNN模型进行验证.利用仿真数据所做的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综合表现优于4种传统方法.将...  相似文献   
95.
彭秋和 《天文学进展》1994,12(4):278-286
介绍了有关星际^26Al发射的1.809 MeVγ射线的空间探测结果,简要介绍并评述了有关星际^26Al天体来源问题中的平稳核燃烧星体模型,即大质量主序星模型、WR星模型和处于渐近巨分支阶段红巨星模型。根据近几年核物理实验新进展所获得的有关核反应率的新数据,指出这些模型都面临着严重困难,似乎不大可能成为星际^26Al的重要天体源泉。  相似文献   
96.
利用均匀磁化球模型,对OrionB云中的39个分子云浓核,从它们观测的源半径和分子线线宽,推求它们的数密度和磁场,得到平均磁场110μG,平均密度为8×10^4/cm^3,这些计算值与观测结果一致,对于R〉0.2pc的分子云浓核,利用均匀磁化球模型推求磁场和数密度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本文使用IRAS巡天数据的最新版本IRAS巡天图(ISSA),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了S141分子云复合体红外发射的强度、温度及尘埃的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分子云复合体(在15角秒的统计范围内)的红外发射总光度为1.71×103L⊙,热而小的尘埃微粒的平均色温是178.5K,冷而大的尘埃平均色温为26.8K。分子云复合体中有三个明显的密集发射区,在东北边缘另有一相对弱的密度发射区。分析表明,S140电离氢区—分子云复合体中很可能有低质量呈正在形成。电离氢区S141的激发星很可能是位于其边缘的红外点源22268+6122的光学对应体。  相似文献   
98.
裴春传  曾琴 《天文学报》1995,36(2):213-215
继本文作者对星际A型CH3CN与H2含超精细能级的碰撞过程的研究之后,又计算了星际分子云条件下E型CH3CN与H2的碰撞跃迁速率系数。为研究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有用的基础分子数据。  相似文献   
99.
邻近旋涡星系中观测到的磁场被理论学家解释为发电机作用的结果,而我们发现,在邻近的星系中,磁的强度与中性氢的柱密度紧密相关,星系盘中的磁场处于磁重平衡状态。这一结果与发电机放大机制相悖,从而支持星系磁场是原初起源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0.
金是亲铁元素,金的浓度与其他一些亲铁元素(如铱、锇、镍、钴和铁等)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意义。Au与Er属同一类元素,但地壳岩石中的Ir/Au比值较低,这表明金和铱的地球化学行为并不完全相同,而上地幔岩石具有未分馏的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