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34Th的固/液分配看海洋胶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4—1995年期间,利用β计数法实测了南沙群岛海域、南海东北部海域、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和九龙江河口区共计116份海水样品中溶解态与颗粒态234Th的放射性比活度。结果表明,颗粒态234Th占总34Th的份额大小顺序为:九龙江河口区>厦门海塔角附近海域>南沙海域。南海东北部海域。234Th的条件分配系数Kd介于1.1×104—20×106dm3/kg之间,平均为2.2×105dm3/kdKd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7SAN呈负相关关系:lg(Kd)=-0.59·lg(TSM)+5.67,这一“颗粒物浓度效应”可归因于海洋胶体物质的存在。由上述关系获得4个研究海区胶体浓度与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函数关系:Cc=f(TSM0.59)。  相似文献   
82.
地球化学屏障中添加剂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置一系列加有不同添加剂的地球化学屏障,利用静态平衡实验,并与未加添加剂的空白实验对比,分析其对U,Co,Sr的阻滞性能;并通过计算Kd值,对屏障的综合阻滞性能进行分析,选出恰当的添加剂。结果表明:NaS2作碱性-还原添加剂,利于核素的化学沉淀反应,而且Kd值显著地增加,屏障对U,Co,Sr的阻滞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3.
永暑礁站风的年内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1988年9月至1998年8月永暑礁站测风资料,得出该站风的年风变化有常风比非常风大,NE风比SW风稳定,平均风速和海气温差与稳定性的关系较密切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非点源污染的流域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流域分配研究对于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遥感技术得到的土地利用类型、河网、道路、圩区等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定量计算及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各主要河段的污染分配量,这可为寻求流域内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5.
赵希涛  魏乐军 《地球学报》2020,41(1):91-105
在上文阐明"五江一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各节点具体径流量要比"红旗河工程"构想少得多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前人资料和成果,进一步阐述这些河流的径流量,在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与洪水特征,及其对跨流域调水量的制约作用。研究表明:"五江一河"在11月到翌年4月,径流量只占全年总径流量的12.09%~21.84%,月均只有2.01%~3.64%,为冬、春季枯水期。其径流量只比拟调水比例20%或21%的月均值1.67%或1.75%略多。如此之少的水量,只能维系流域内的生态、生产及生活用水,而不能跨流域调水。何况"红旗河"中、下游在冬季结冰期也难以进行调水。每年6月份到9月份的4个月,"五江一河"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3.3%~88.3%,甚至8月份的月径流量可达全年总径流量的17.8%~29.6%,属于汛期。根据径流量的实际数据,一年当中可供调水时间段只有丰水与平水期的6个月或汛期的3~4个月,要比"红旗河工程"构想的全年调水的时间大大缩短。在可资跨流域调水的每年5—10月份的时间窗口中,如果按原构想的月均调水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1.67%(按20%计)或1.75%(按21%计)进行调水,则"五江一河"的年调水总量仅为153.25×10^8m^3(按20%计)或161.50×10^8m^3(按21%计)。仅为原构想调水量600亿m^3的1/4,充其量不足27%。在丰水与平水期的6个月中实现年径流量20%或21%的年调水比例,就意味将月调水比例从占年径流量的1.67%或1.75%增加为3.33%或3.50%。这样,"五江一河"的年调水总量可达到306.50×10^8m^3或323.00×10^8 m^3。此调水方案,导致调水河道截面积或工程规模增加一倍,但调水量也只有原构想的大约一半或至多54%。如果将调水目标强行设定为600亿m^3,那么"五江一河"的调水比例将提高到占年径流量的27.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展前),或除金沙江和雅砻江之外的其它调水河流的39.0%(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成后),"红旗河"的建设规模势必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工程难度大大增加,意味着工程建设与运行成本大大增加,意味着洪水、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五江一河"实际可调水量比"红旗河"构想严重减少,使人不禁会对"红旗河"工程立论的科学基础和科学依据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86.
以线性粘滞阻尼器加固剪切型规则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原理提出附加阻尼系数正比于层间位移平方的分配方式。以六层和十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以确保结构在中震时保持弹性状态为设计目标,分别采用附加阻尼系数正比于层间位移平方的分配方式以及现有的分配方式,对结构进行消能减震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有控结构均满足中震不坏的要求,层间位移角限值均未超过1/550,减震效果良好;附加阻尼系数正比于层间位移平方的分配方式得出的总阻尼系数最小,为最经济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87.
于超  周立志  宋昀微 《湖泊科学》2019,31(1):195-201
能量的消耗模式是动物适合度的重要体现,动物的日常行为和栖息地特征共同影响日能量消耗.稻田生境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觅食场所之一,同时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越冬水鸟应对日间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而合理进行能量消耗配置,对于在越冬后期为迁徙而贮备能量的水鸟来说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越冬后期稻田中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在干扰和非干扰环境中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推算其能量消耗.结果表明,小天鹅在干扰环境中警戒行为的时间分配和能量消耗、单次警戒时间和警戒频次均显著大于非干扰环境,游泳频次也是如此;在稻田中的昼间警戒能耗随干扰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干扰距离增加而降低.干扰造成小天鹅减少高能耗的取食行为,增加低能耗的警戒行为,降低昼间总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88.
微量元素在湖积物、土壤的垂向分布与稻谷中的分配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有关湖积物、土壤柱微量元素垂向分布及稻谷样元素分配研究的初步成果。通过对有关样品元素含量的分析对比,指出洪泽湖沉积柱元素垂向分布与其动荡的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太湖局部沉积物在其目前20cm以上深度存在人为重金属污染,这二湖沉积物中其氮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城市化可使当地土壤环境受重金属等污染的深度显著加大、城市土壤环境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农村;发现Mo易富集于稻米、重金属与营养元素易富集于稻皮、各元素在米-谷间的分配关系不确定。  相似文献   
89.
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地质勘查领域,大部分地勘项目不再以计划分配形式由国家下达.而是由地勘单位到市场上寻找和争取.在当今地勘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地勘项目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列项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地勘项目管理上充分利用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统计分析资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地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0.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土资源部2005年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天津等五省(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第一批试点的批复》,并在天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开展了试点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新生事物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只有排除障碍,这项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