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繁殖分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不同始植年代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的繁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种群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都反映出:(1) 在不同的始植年代,个体大小与繁殖体大小均不相同,其排列顺序依次为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2) 在不同始植年代下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存在差异,有的甚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与沙面固定的长短有关(大小依次排序: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1956年固沙区小画眉草用于繁殖的投资比例达到(70.17±6.24)%,远高于1987年固沙区的(59.18±8.75)%。(3)地上营养器官生物量、茎重、叶片数和叶重在四个年代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些指标既受固沙时间长短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因素的控制。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沙面固定时间的延长,一年生植物生存的环境相对好转,一年生植物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繁殖,增加其种群规模;沙丘固定时间相对短的,一年生植物将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营养生长,以抵御不利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2.
153.
宁夏固原地区山坡地的水分再分配与退耕还林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凡  钟军 《中国沙漠》2002,22(2):184-186
宁夏固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进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时,应根据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山坡地水分再分配的特点,在山顶和山坡,建立以灌木和草类植物为主组成的人工植被;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沟谷地带,适量建立一定面积以乔木为主的植被。  相似文献   
154.
结合现代火山岛弧资料的模拟,受孕地幔熔融模型的应用成果可概括以下几点,与活动陆缘之弧后盆地伴生的洋内弧主要派生自员的受孕的大洋中脊玄武岩地幔(fertile MORBmantle,简称FMM),它在早期熔融事件中已丢失了3%的熔体;亏损发生在尖晶石二辉橄榄央霜中以持把它与弧后盆地熔融事件相联系的模型,与弧后盆地不伴生的大洋岛弧主要派生自FMM,不过富集岩浆源在局部可能起重要作用,内陆弧一般激生自富集地幔,可能是因为有陆下岩石圈混入,在薄层地壳上的洋内弧中,熔融程度可能很高(约25%~30%),而在岩石圈较厚的地区熔融量则减至15%或更少,挥发分加入到地幔中诱发的熔融约占10%,余者则是由减压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5.
鹿井铀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思路和NETPATH2.0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软件,以华南鹿井铀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为基础,对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结果表明,NETPATH2.0所产生的溶液描述模型提供了比流体包裹体丰富得多的资料和信息,而溶液分配模型则计算出了每种元素(尤其是成矿元素)的若干种存在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相对重要性。模拟所得到的地球化学模型揭示了矿床内主要相态在成矿流体不同演化阶段的质量迁移情况,为全面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6.
陈小红 《热带地理》2000,20(1):22-26
通过对6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河网典型汊河泥沙分配变化的对比分析,认为(1)珠江河口区的泥沙主要来自陆相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和随潮流挟带的上溯泥沙,其中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是现代珠江三角洲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动力和物质,起着主导作用,而珠江河口区由径流挟带的悬移质泥沙又主要来自西江。(2)西北江干沙处于逐年淤积的总趋势,其中河流段冲淤变化不大,过渡段有冲有淤,以淤为主,潮流段由是普遍淤积。(4)海平面  相似文献   
157.
大亚湾不同介质中137Cs和90Sr的含量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山  周彩芸 《台湾海峡》2000,19(3):261-268
分别用HPGeγ谱方法和放化分离β计数方法测量了大亚湾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样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计算了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因子及其在沉积物和海水中的分配系数,对^137Cs和^90Sr的含量水平,^137Cs和^90Sr及其与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关性,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以及^137Cs和^90Sr的地球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8.
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艳欣  桑燕芳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533-1544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其水文气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演化。然而,目前对该区域水文气候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仍认识不足。本文以青藏高原气象站点降水观测数据为基准,结合水汽通量资料,对13种不同源降水数据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选用质量较好的IGSNRR数据集识别了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西南以及西北边缘地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较小,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不足50%;随着逐渐向高原腹地推进,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逐渐增大,雨季逐渐缩短且推迟,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逐渐增大。降水季节分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水汽运移方向保持一致,即主要是由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所致。基于此,识别出西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35°N以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约30°N以南,而高原中部(30°N~35°N)降水受到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水文气候过程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9.
应急服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市的某些区位中提前布置,才能保证需求发生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需求位置,提供应急服务。布置区位时,需要根据时变交通条件的变化,适当考虑时空的合理分布,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较为公平的服务覆盖。传统最大区位覆盖模型较少考虑服务的公平分配,特别是在时变交通和复杂大规模路网条件下,缺乏对公平量度的显式建模。基于目前区域覆盖优化模型的最近进展,扩展了传统最大区位覆盖模型,建立面向公平分配的时变应急服务覆盖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高效求解方法。利用武汉市数据进行实验验证,证实模型求解得到的区位配置解较之传统模型,不仅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应急服务覆盖,也考虑到了时变交通条件,改善了应急资源在时空上的均衡配置水平,整体上提高了应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0.
公平导向的学校分配空间优化——以北京石景山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特奇  廖聪  胡科  张文新  刘正兵 《地理学报》2017,72(8):1476-1485
空间优化正从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成为学科分支,但公平导向的公共服务空间分配优化研究还较薄弱。学区配置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多校划片”的随机入学方式,以各居住小区所获得的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来定义入学指标空间分配的公平程度,构建了以该方差最小化为目标、包含最大上学距离约束的二次规划模型,探求各小区对所获得指标进行随机抽签的情景下,各校入学指标在各小区的公平最大化分配,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现状的前提下,与“就近入学”相比,公平最大化的“多校划片”能以有限的上学距离代价,显著降低教育分配的空间差异。在最大上学距离为5 km的约束下,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降幅高达99%,教育质量期望值有所提升的小区或学生比例高达约2/3;付出的上学距离代价较显著但可接受,平均上学距离增加到3.99倍,达到3.20 km,仍低于案例区实际平均上学距离。当模型的最大上学距离参数从5 km逐步增至8 km时,教育公平的改善呈指数增长,平均上学距离呈算数增长;当距离为7 km时,各小区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方差趋近于0,可基本实现上学机会的空间均等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优化结果对入学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