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含多个圆弧状沉积层河谷(盆地)场地对平面SH波二维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并以具有三个沉积层的河谷为例,分析了河谷中沉积层层数与排列次序对SH波散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2.
大型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孝波  景立平  肖文海 《地震学刊》2010,(6):644-649,654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大型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中的人工边界的选取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人工边界的选取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散射场地震反应分析输入边界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认为在进行有限差分动力计算时,模型两侧施加自由场边界的模拟效果要优于两侧施加粘性边界的模拟效果;同时,对FLAC计算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2个地形差异较大的河谷场地,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摩尔-库仑模型进行了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研究了河谷场地地震动幅值和频谱特性随地形变化的规律。模拟数据表明,河谷场地谷底处地震动基本无放大作用,地势凸起处放大作用则较为明显;当考虑土体非线性时,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放大作用逐渐减小;谱分析结果表明,地势凸起处受高频地震动的影响显著,而地势平坦的谷底则受低频地震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73.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植被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植被,按植物群落的生态外貌、种类组成与结构特点,可分为4个类型(即:稀树灌木草丛,肉质刺灌丛,扭曲云南松疏林,小叶刺灌丛)15个群落。按干旱河谷的区域分异、水热状况、山地植被垂直带和利用方向,将本区干旱河谷分为4个类型(即:干热、干暖、干温、干凉)7个区。  相似文献   
474.
475.
476.
在意大利南部Apennines山脉中部Sele河谷地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滑坡,1980年发生强烈地震并诱发大规模滑坡。随后几年,该区开展过数次以地质条件详查为目的的地质地貌和地震研究,以及主要由活动构造诱发的地震对山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最近几年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时相航空遥感图像和新的野外调查资料,同时,利用CNR(意大利国家发展中心)新近开发的技术程序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完成了sele河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477.
利用1960~2001年历史资料,分析了漯河市干热型高温天气形势和地面要素特征,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干热型高温天气模型和预报方程.方程对≥37 ℃高温天气的预报历史拟合率78.3%,对≥38 ℃的高温天气无漏报.  相似文献   
478.
张徽  王钊  王杰  权国仓  梁煦枫 《地下水》2006,28(5):50-52
针对山间河谷类傍河水源地共有的地质条件,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Visual Modflow软件包对选取的典型地段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梯度场、降速场以及水均衡结果与实测资料的识别与验证,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并对不同降水频率下的开采方案进行预测评价,保证了拟建水源地所需的可开采水量,也为同类型水源地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9.
《地理教学》2006,(4):47-48
“守着水库没水吃,守着电站不敢用电;电站越建越多、群众越迁越穷。”这种怪现象,就出现在黄河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地区。日前,中央党校课题组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黄河上游青海河谷的水电开发不但没有富了当地群众,反而加深了当地的贫困。  相似文献   
480.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柴宗新  范建容 《山地学报》2001,19(4):381-384
金沙江下游沿岸海1300m(阴坡)-1600m阳坡)为干热河谷,根据其环境特点、人工造林成功率低的事实例,分析指出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因地制宜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四个主要途径;(1)建立水土保持人工生态经济林,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2)封山育草,防治坡面侵蚀;(3)加强沟谷灌草建设,防治沟谷侵蚀;(4)城镇工矿人工生态林草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