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36篇 |
免费 | 1474篇 |
国内免费 | 7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57篇 |
大气科学 | 1244篇 |
地球物理 | 805篇 |
地质学 | 2506篇 |
海洋学 | 531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821篇 |
自然地理 | 32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304篇 |
2021年 | 348篇 |
2020年 | 312篇 |
2019年 | 303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32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73篇 |
2014年 | 610篇 |
2013年 | 403篇 |
2012年 | 460篇 |
2011年 | 525篇 |
2010年 | 421篇 |
2009年 | 489篇 |
2008年 | 520篇 |
2007年 | 402篇 |
2006年 | 386篇 |
2005年 | 368篇 |
2004年 | 372篇 |
2003年 | 275篇 |
2002年 | 264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33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4篇 |
194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区域生态环境生产能力评估: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估算基本模型与参照模型对比分析并应用模糊综合评方法进行灾害性生态因子有效系数订正,初步探讨了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环境生产能力估算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23.
24.
所谓案例素材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素材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5.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大陆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市来说,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方面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产业空间结构调整计划延期,但另一方面却同时也为上海市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政策调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从上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上海市应该重新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合作,重视新技术研究开发,重视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6.
落后地域经济瓶颈的诊断分析:以安康地区粉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系统运动理论和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基础,运用图论中“度”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安康地区为例,对区域瓶颈因素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的较客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7.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章,内容多,知识点丰富,从表象上看,似乎无任何头绪.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介绍知识,学生听起来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无法得到养育,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这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习得的知识也很多,因为来源渠道多,因此知识储备显得零乱.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学生的发展,笔者探索出一读、二建、三分析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中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区域差异与发展,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创造性提出区域发展的对策有重要作用.现以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为例阐述这一模式,旨在抛砖引玉,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28.
2014年的鲁甸地震使其宏观震中龙头山镇遭受毁灭性破坏,整理龙头山镇城区(龙泉社区)192栋建筑信息,并识别每栋建筑损伤情况。从区域防灾角度,对龙头山镇建筑群的震害特点、致灾机理与减灾策略进行分析,对该区域震后避难场所分布情况和恢复重建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基于提出的区域建筑群功能完整度指标,对龙头山镇地震破坏与灾后重建各个阶段的功能完整度与恢复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鲁甸地震表现出的"小震大灾"特征,主要与地震动局部异常以及房屋整体抗震能力有关,局部异常严重的震害也可能对全局震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规则建筑具备必要的设防水准后,往往可避免其在远超越设防水准地震下倒塌;提出的结构功能完整度可比较合理地描述区域建筑群恢复的过程,可为抗震韧性分析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9.
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针对目前区域联合日益广泛和经济联系量化研究不足的现状,在联系强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概念;阐述了经济联系量化指标的选取,建立了经济联系定量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0.
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重构的内因。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的大城市表现出不断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的倾向。在空间形态方面,大城市之间的空间走廊正在形成,而且表现出强劲的扩展势头,继而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同城化现象。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国际大都市之间走廊空间(新城)将是未来区域发展最具投资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