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比"十一五"末期提高30%以上,对北方4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5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应邀作客中国政府网,围绕"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  相似文献   
382.
据悉,北京市有850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列入今年的热计量改造计划,并将于9月中旬完成改造。至2013年,1998年7月以后设计建设的居住建筑将基本完成供暖计量改造,并开始进行供热计量收费。热计量改造完成后可以节能10%。30%。  相似文献   
383.
关键词 居住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系统 近日,北京市质监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首次采用强制措施,在新建、改扩建居住建筑中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  相似文献   
384.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优势资源进一步集中到特大城市及大城市,外来移民的增加迫使城市不断外扩,耕地被征用,近郊村庄变成了城中村。城中村又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的聚集地,居住条件、治安环境较差,基本成为城市的死角。而城中村农民居住在城区,却由于身份限制,不能得到市民待遇。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及农民权益保护相互挚肘,在现有土地管理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破解用地难题?应改变传统思路,来探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38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对居住的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讲究,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在这里笔者提醒大家在购房时应注意房产开发商的土地来源。  相似文献   
386.
《中国勘察设计》2010,(7):19-20
<正>建科[2010]84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市政管委、财政局,天津市城乡建设交通委、财政局,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  相似文献   
387.
案例 张某和李某同为豫北某县人,在县城居住。张某于2005年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了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约200平方米,批准用途为住宅用地,出让年限为70年,并依法办理了国有土地登记,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  相似文献   
388.
居住迁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不过,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居住迁移的格局和影响因素,较少考察居住迁移的后果,尤其是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前后的社区环境变化。研究基于北京市一项居民居住迁移的追踪调查,采用统计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民个体微观层面在迁居前后的社区综合设施可达性、可步行性、区位、主观感知的社区环境特征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居住迁移前后居民社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在居住迁移后社区环境有所改善,相关变化受到生命历程事件、住房调整、迁居原因及家庭和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9.
流动人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面临居住与就业的不稳定,不利于其幸福感的提升。基于北京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城市更新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特征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低于本地人口,不同属性特征的流动人口,其居住-就业变动对应的幸福感水平有所差异;过去5年维持居住与就业稳定的流动人口其幸福感更高,发生居住或就业变动的流动人口幸福感偏低;主动型居住迁移相比于被动型居住迁移对应更高的幸福感;控制人口属性后,就业单项变动及居住-就业双变动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且就业变动带来的消极作用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居住变动对幸福感产生正面影响,且居住变动带来的积极作用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