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316篇
地质学   1091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超 《矿产与地质》1994,8(2):119-123
通过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的硫、铅、碳、氢、氧同位素地质学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闪长岩体和伴随闪长玢岩脉的侵位深部矿源的补给;成矿热源为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成矿水源以岩浆水为为主,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此外,在同位素组成上显示出成矿作用的地质分带性,即北山矿段为矿床的浅部,南山矿段为矿床的中深部。因此,应加强北山矿段深部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2.
肖应华  王茜 《极地研究》1995,7(3):95-100
本文阐述了用120型非量测相机对南极中山站地区所摄制的140000小象幅航片制作15000地形图、正射像片图及110000地形图的原理、方法和精度。在外定向中适当增加控制点及考虑到加入适当的权的情况下,其外定向最大对点误差平面为2.2m,高程为1.2m。所制作的正射像片图和相应的地形图套合中误差为0.14mm。其结果完全可满足南极科研、考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用地震法探测小煤窑,一般多用浅层折射法和浅层反射法,近几年又出现了横波的浅层折射法和反射法。由于小窑开采区地表物性不均匀,地下老巷分布混乱、错综复杂,使地震工作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折射波和反射波,而记录到的却是大量地震异常波,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绕射波。图1是小煤窑开采区地震异常波的实际波形记录。能否把绕射波作为勘探的有效波进行采集和解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些试验资料表明,用绕射波资料解释的成果预测小窑老巷的分布是可行的,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46.
本系统研究了小像幅航摄资料用于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可能性以及实施中的技术要求,并用调制传递函数测定了小像幅航摄资料的分解力。  相似文献   
147.
148.
吴荣辉  梁尚鸿 《地震》1989,(2):25-31
本文利用简化了的、最大振幅比方法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程序,计算了北京及邻区1983—1987年所记录的129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两组节面的走向是互相垂直的;P轴和T轴都近似于水平;P轴大多数分布在北东—南西向,T轴大多数分布在北西—南东向。 结果表明,近几年北京及邻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较为稳定,未发现该区的平均节面解有显著变化。这说明该区域构造直力场仍处于水平分量占优势的北东向压应力和北西向张应力作用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中。因此,本方法可作为监视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对1987年8月10日灵武5.5级地震进行了综合研究。其地震序列属前震—主震—余震型,前震和余震沿该区两条主要断裂分布,主震位于两条断裂交汇部位。震前形成了明显的小震活动空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走向为322°,长16km。震区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268°。本文还指出,强烈的水平和垂直差异运动是灵武地区频繁多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