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726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6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习题的布置和检查往往令教师极为头痛,我们常埋怨和指责现在的学生不自觉,并想尽各种办法来强制学生完成作业。在教育上很有见地的文豪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今,在新课改的氛围下,地理教师手握鲜活的教材,面对活跃的学生,地理课堂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习题的设计可千万不能成为被新课改遗忘的角落,也要改造也要“变脸”,让它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2.
何刚 《地理教学》2005,(1):30-31
学会“看”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教学生阅读地图上的主要信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地图符号,告诉学生该怎样分析这些信息。这一过程是将学生作为一个被动学习的接收体,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果离开了教师和课堂,学生就很难独立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103.
传统的地理复习课,常常是教师把所学过的知识像“炒冷饭”似地再现给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口若悬河,学生听课却索然无味,听课效率不高,达不到效果。为使复习课上得更生动,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妨尝试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进行地理复习。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并赋于一定分值,题型一般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  相似文献   
104.
从土体本构关系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岩土工程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并由此建立了新的沉降-时间预测模型,工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5.
信息视点     
正两部委联合通知各省区市启动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编制本省(区、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并于今年年底前上报。通知要求,各地要收集整理本地区地热资源勘探评价成果,结合本地地热资源特点及用热、用电市场需求,组织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规划,明确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区域布局和开发时序,提出适合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保障措施。近期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以浅层地温能供暖(制  相似文献   
106.
德令哈市气象为农服务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令哈市进行气象为农服务的调研,分析了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着重强调及剖析了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目前损伤力学已被认为是研究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但是在目前的节理岩体损伤变量定义中大多仅考虑节理几何特征而未考虑节理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这显然不能很好地反映节理岩体的力学特征。为此,拟推导出一个能够综合考虑节理几何及力学参数的损伤变量(张量),并由此建立单轴压缩荷载下岩体损伤本构模型。首先,基于断裂力学的由于单个节理存在引起的附加应变能增量与损伤力学的损伤应变能释放量相关联的观点,推导出了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损伤变量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对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单个节理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K、K的计算公式;同时考虑多节理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单组单排及多排非贯通节理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含单条非贯通节理的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及损伤变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节理倾角小于其内摩擦角时,岩体强度与完整岩石相同,岩体损伤为零,而后随着节理倾角增加,岩体强度、损伤随节理倾角的变化分别呈开口向上及向下的抛物线,当节理倾角约为60°时,岩体损伤最大,强度最低。随着节理长度增加,岩体损伤增加,而随着节理内摩擦角的增加,岩体损伤则减小。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花岗岩在不同围压、不同应变率下的动力学特性与本构行为,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损伤统计理论引入鲍埃丁模型,对所得到的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进而探讨模型中各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压和应变率都能提升花岗岩的抗压强度,两者均与试样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呈正相关,且围压的存在提高了岩石的塑性特性,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塑性屈服平台;主动围压下,试样的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上未见明显的率效应和围压效应;本文所构建的模型预测结果与不同围压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为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膨胀本构的石膏岩隧道衬砌缓冲层厚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性围岩对隧道衬砌结构均有特殊要求,针对重庆梁忠高速公路礼让隧道膨胀性石膏岩的衬砌结构改进问题,基于Noorany修正膨胀本构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增设的EPS缓冲层结构进行厚度优化和隧道结构稳定性研究。采用FLAC软件对开挖后的隧道初期支护、缓冲层和二次衬砌3种结构的力学状态进行多因素对比模拟分析,得到了一定工况下隧道支护结构的最优缓冲层厚度为40 cm。在现场采用该厚度的EPS缓冲层作为初衬与二衬间的支护结构,通过现场监测,缓冲层与二衬间的接触压力均小于规范预警值,表明支护结构优化方案可靠性较高。理论及应用研究均表明,衬砌结构中增加EPS缓冲层是富水膨胀性围岩隧道的有效支护形式和潜在灾害防治措施,该优化方案及其设计分析方法对类似工程均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增城的气象为农服务方式单一、科普工作覆盖面不够、服务水平存在差距、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对措施较为落后、农户对相关的气象知识了解不够等问题,建议拓展气象为农服务的方式,着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加农业气象科普次数,切实为推动增城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