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长白山锦江峡谷景观成因及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立新 《地质论评》1999,45(7):278-281
本文通过对岩石和地质构造分析,论述了长白山锦江峡谷景观成因。同时阐述了长白山火山西坡具有科考、观赏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2.
Urban pollution dispersion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raffic.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pproach is used increasingly to simulate the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costly experiment. As a benchmark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a street canyon are often used to validate numerical model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usually neglected: (1) How to distinguish the open country street canyon (shortened as OCSC) and urban roughness street canyon (shortened as URSC) and to determine computation field; (2) How to give the value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k, and dissipation rate, e, at inlet boundary.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RNG k-e turbulence model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For OCSC, two side buildings should be inside the computation domain. The inlet and outlet boundary should be set up at some distance from the fight and left buildings,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let boundary and the fight building is at least three times the height of the fight building because the incoming velocity, k and e, need some distance to be fully developed. (2) For the simulation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URSC, it can be simplified the air flowing over upwind canyons as it flows on very rough ground. Then, the inlet and outlet boundary can be set up at the roof of fight and left buildings. The results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the 10th street canyon out of 16 street canyons show the correctness of above simplification. (3) The determination of k and e value at the inlet boundary is sometimes difficult. Our results show the values of k and e are very important to get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83.
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演变包含了华南沿海中生代山脉的逐步消减与南海的逐步扩张形成等重大事件。南海北部始新统—下中新统“源-汇”路径研究发现,南海沉积物物源在该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源自南海西部古隆起的“昆—莺—琼”河流系统向南海东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沉积物,包括珠二坳陷在内的南海北部南侧大部分地区受南海西部物源的控制,仅在珠一坳陷接受来自华南大陆珠江的沉积物;晚渐新世,南海西部物源逐步被北部珠江物源取代;到早中新世,珠江来源沉积物全面越过番禺低凸起进入珠二坳陷,大量来自华南内陆的沉积物被珠江运输至南海盆地,“昆—莺—琼”古河流进一步萎缩,仅在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分布,并且由西向东沉积物源区昆嵩地块逐渐被海南岛取代。南海西部自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中央峡谷正是该古河流的残余。南海新生代早期“昆—莺—琼”河流系统的发现及珠江演变过程的构建,对于深刻认识该地区新生代早期古地理特征、整个欧亚大陆东南缘的古地貌重建以及盆地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4.
新疆乌什北山填图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作用,探索1:50000高山峡谷区填图方法。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岩性、构造解译等方面的差异表明多源遥感数据综合解译能有效提高解译程度。研究认为同一遥感数据最佳波段组合图像、Landsat-8和Worldview-2数据协同图像增强了对岩性和构造识别的能力。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和岩性分类、基于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岩石化学成分填图等是高山峡谷区填图有效技术方法。利用ETM和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ASTER较ETM数据在铁染异常、羟基异常等提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分析认为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是区域找矿的重要途径。根据乌什北山地质地貌特征,选择其中有效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法组合开展1:50000地质填图,结果显示在减少剖面测制和路线地质调查数量的同时,达到了填图精度,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为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分析总结提供了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185.
地貌年代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红石峡谷作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的地貌景观与地质遗迹资源,其形成年代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对红石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及研究,通过地貌对比及释光法测年对红石峡谷的形成年代、新构造运动对峡谷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红石峡谷具有年轻河谷的地貌特征:平面展布明显受构造节理控制、横剖面呈现V型、纵剖面为上凸形;用热释光法(TL)测得红石峡谷谷肩河流相砂砾石层泥质胶结物年代为(374.86±31.86)ka B.P.;与谷肩宽谷同期发育的灰岩溶蚀裂隙中蚀余红土的年龄为(340.74±28.96)ka B.P.;控制红石峡形成的黑龙潭断裂其分支断裂中断层泥年代为(300.04±25.50)ka B.P.。据以上证据并与子房河阶地级序及年代的综合对比认为:红石峡谷主要受黑龙王庙断裂的控制,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Qp2-2)451—(374.86±31.86)ka B.P.之后。本研究利用测年数据对红石峡谷形成年代进行了定量约束,对太行山南缘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6.
湖南凤凰台地峡谷型岩溶地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地峡谷型岩溶地貌是湖南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内特有的岩溶地貌.本文初步研究了台地峡谷型岩溶地貌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因素,并对其进行了景观价值评估.基于该地貌的特殊性,在凤凰县境内建立一个以台地峡谷型岩溶地貌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7.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全新世晚期洪水滞流沉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晋陕峡谷的深入调查研究,在延长永和县河段发现了典型的全新世晚期洪水滞流沉积剖面。在野外考察中,对沉积物的宏观特征和沉积环境及其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了系统采样。在实验室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CaCO3含量等测定。通过综合分析论证,表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全新世晚期洪水滞流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细砂含量次之,粘粒含量很少,分选性好,磁化率很低。其沉积学分类为细砂质粉砂,是黄河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沉积物。将其与典型的全新世风成黄土和古土壤进行对比,可知其粒度成分比黄土和古土壤更粗,粒级分布更为集中。此外,将其与延河郭家川全新世洪水滞流沉积物对比,发现其粒度频率分布基本相似。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黄河中游洪水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8.
川藏交通廊道典型高位滑坡地质力学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藏交通廊道穿越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区,大型—巨型高位滑坡多发频发,是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区域成灾地质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地貌特征、斜坡岩体结构、促发条件等为基本要素,总结归纳了川藏交通廊道典型高位滑坡的6类地质力学模式,包括:堆积体滑移型、顺层滑移拉裂型、卸荷剪断型、岩溶贯通拉裂型、崩滑溃散型和构造控制型等。结合典型高位滑坡案例,重点剖析了各类滑坡启动的简化力学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成因解析。综合考虑不同类型高位滑坡的控制因素和易发性分区结果,初步圈定了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高位滑坡易发靶区,对高位滑坡隐患早期识别、重大工程选址选线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9.
李华  李崇标  刘云鹏  韩刚  赵其华 《岩土力学》2016,37(Z1):482-488
基于西南地区10个大型水电工程95点空间应力测试数据与50点硐壁应力恢复法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了边坡地应力场随垂向、水平向深度变化规律,根据主应力量级、倾角变化规律分析边坡浅表部地应力场特征,探讨了西南深切峡谷地区边坡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边坡应力场在宏观上可划分为浅表部区(0~300 m)与深部区(>300 m);(2)浅表部区主应力量级、倾角波动较为剧烈,而深部区主应力量级、倾角较为稳定,其最大主应力介于15~30 MPa,中间主应力介于10~20 MPa,最小主应力介于5~12 MPa,最大、最小主应力倾角介于0°~30°,最大主应力约为最小主应力的1.5~3.5倍;(3)浅表部区地应力场具有由主应力较小、最大主应力倾角与坡角近平行转变为主应力急剧增高、最大主应力倾角变化不明显,继而转变为主应力量级、最大主应力倾角剧烈波动,最后逐渐转变与深部应力场近于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0.
峡谷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地确定地下洞室群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对于地下洞室群的总体布局、支护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依据少量实测地应力资料反演地下洞室群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远古地形是一无起伏的夷平面,认为岩体初始地应力场主要由处于远古地应力状态下的远古地形经过漫长的地形剥蚀形成,而远古地应力场由地质构造运动和岩体自重形成。以有限元数值分析为基本手段,提出了可以考虑构造运动、岩体自重和地形剥蚀等多因素的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思路。通过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的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