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19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地理教学》2013,(7):64
正日、法、美、英4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伴随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区的地层应力大规模释放,这一变化能够解释为何震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海啸。通过"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对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的钻探,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人员获得  相似文献   
362.
本研究利用中国区域宽频地震台的波形数据,应用gCAP (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2010年2月18日和2011年5月10日中国东北中俄边界附近发生的两个深震的矩张量解,与全球地震矩张量测定机构的结果对比分析,证实了2011年5月深震具有显著的补偿线性单力偶矢量(CLVD)成分,表明基于区域波形资料的gCAP反演可获得较可靠的深震震源机制结果.结合研究区1977-2010年的深震震源机制数据反演确定的日本俯冲带前缘的区域应力场方向,分析认为2011年5月深震的非同寻常震源机制,可能是由于日本东北近海Mw9.0地震造成南东东向拉张应力的变化而造成的,属于日本俯冲带动力作用过程中的响应活动.  相似文献   
363.
<正>日本2011年3月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其触动了已被广泛接受的地震理论,并促使地震预报员和研究者重新评估海底韧性断层面发生大地震的几率。3.11大地震发生的地点令人费解,地  相似文献   
364.
2013年1月9日,Nature发表有关地震发生机理及断层行为的文章,文章认为:引发大规模地震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稳定"断层,而非活动断层。这一观点颠覆了"活动断层是导致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的传统观点。在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是断层两盘相对快速移动或滑动释放能量的结果,其相对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3英尺(约0.91m)。并非所有的断层移动都如此之快,有些断层运动表现为缓慢滑移即蠕变,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一般认为,断层的这种蠕变是持续的,并且不利于产生快速滑动而引发地震。但新的断层运动模拟显示上述常识可能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365.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地震实例与模拟研究等都揭示出大地震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相邻的断层或者断层段可能会在一次地震事件中同步破裂,位于同一个构造背景区域的即便相隔较远的断层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大地震的响应关系。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特别是位于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地块交界部位的四川西部地区,平均数十年就会有一次大地震发生,例如最近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相继发生,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366.
王国起 《地球》2013,(8):102-103
正想了解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平谷八级大地震所处在哪个断裂带上?那就请到北京地球环境变迁与古生物演化博物馆来吧。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远古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更能了解北京地区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走进位于北京地质大厦一层的地球环境变迁与古生物演化博物馆,不大的陈列室里,静静躺着各种矿物岩  相似文献   
367.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the volume of a sliding mass V, the height of a mountain H L and the slope angle θ of a mountain are four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horizontal run-out distance of a landslide L. Correlations among them are studied statistically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from 67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ground shaking and other factors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n a prediction model for horizontal run-out distance L 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is model gives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bove four parameters on the horizontal run-out distance L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Donghekou and Magong Woqian landsli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re shown by comparing it with two other common prediction methods. The major findings drawn from the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are: (1)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L and log V, L and log H L, L and log PGA separately, but a 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L and log tanθ, which agrees with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2)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ight of a mountain (H) and the place where the landslides occur, the probabilities at distances of 2H/3-H, H/3-2H/3, and 0-H/3 are 70.8%, 15.4%, and 13.8%, respectively, revealing that most landslides occurred at a distance of H/2-H. This prediction model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landslide hazards.  相似文献   
368.
郭增建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S1):239-241
对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2004-2014这10年历年集体会商并上报中国地震局和全国会商会的书面预测意见做一回顾总结(重点是7级和7级以上地震),以作为今后预测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9.
汶川-茂县断裂带是龙门山后山断裂,是松潘-甘孜褶皱带与龙门山断裂带之间的边界断层,然而,在2008年MW 7.9级汶川大地震中并没有发生破裂。同时,汶川-茂县断裂带在汶川地震之前是否发生过历史大地震仍缺少确切的证据。这不仅制约着汶川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而且还影响对龙门山形成演化过程的理解。因此,确定汶川-茂县断裂带的断裂作用环境对于认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发生机制至关重要。断裂岩的岩石磁学可以有效地揭示断裂带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本文以汶川-茂县断裂带北部地表露头的断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磁学研究,并结合显微结构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汶川-茂县断裂带的断裂作用环境。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最大磁化率值分别约为围岩的30倍和15倍,具有高磁化率值特征。断层泥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针铁矿;断层角砾岩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黄铁矿、针铁矿。断层泥的高磁化率值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围岩中的含铁矿物在地震摩擦热和流体作用下新生成磁铁矿和磁黄铁矿。断层角砾岩的高磁化率值异常是围岩在含有大量硫元素的低温热液流体作用下生成了磁黄铁矿。大量针铁矿指示了震后期还原性的低温热液流体作用。断裂岩...  相似文献   
370.
我们欢迎来自Papadopoulos的批评。但我们必须指出,这些批评大部分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