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本文利用余震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地震记录波形、等震线分布形态、地裂缝及地质构造资料,对大同一阳高震群序列中5.7、6.1、5.6级三次地震的破裂方向进行探讨。认为5.7级地震破裂方向为近东西向,6.1、5.6级地震破裂方向为北北东向,由二组破裂形成共轭剪切破裂,大同一阳高震群序列就发生在共轭剪切破裂面上。 1989年10月18日—19日在山西大同—阳高—带相继发生了5.7、6.1、5.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笔者参加了地震现场分析预报组的工作,工作中发现5.7、6.1、5.6级地震破裂方向并不一致,有必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2.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总量发生改变,探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成为热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09年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验证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探讨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9 a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年平均值为5617.28 MJ/m2,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2000年后又缓慢上升;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在1975年发生突变;太阳总辐射的振荡周期为9a,现正处于太阳辐射偏高年份;日照时数逐年递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减少,而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二者呈现一定正相关;云量变化逐年减少,但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相关性不明显,气候的自然因素变化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1:25万大同市幅地质概况的介绍,重点论述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①对区内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查明了各个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及变质、变形特点,建立了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事件演化序列及其地质构造演化模式,恢复了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史;②对前人所称集宁群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解体,认为原集宁群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系组成,同时针对区内的沉积盖层,系统地建立了岩石地层格架,为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划分提供了新资料;③将区内变质深成岩划分为4个岩浆岩带,对各个岩浆岩带的变质深成岩进行了详细解体与划分;④针对区内的中生代侵入岩,查明了其空间分布、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石成因,研究了其构造背景;⑤针对区内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变质矿物,查明了不同变质体的变质矿物组合特点和矿物世代关系;⑥针对区内的构造形迹,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将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划分为五台期早晚2次变形,吕梁期早晚2次变形,并针对区内中生代构造,查明了各个盆地的盆缘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不同期次、不同性质断裂的分期配套关系,尤其是查明了大同盆地西缘大型构造带的空间展布、性质、断裂组合及运动学特征,对探讨山西中—新生代盆地的演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