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由一系列呈近东西向、向北凸出的弧形活动构造带构成,被称为“西构造结”。由于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研究程度差异,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在构造单元属性及其与国内构造单元对比上仍存在分歧。本文在系统分析塔吉克帕米尔地区、昆仑和藏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着重从物质组成、构造变形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坦尼马斯、如山-帕沙尔特缝合带为界将塔吉克帕米尔地区自北向南划分为北帕米尔、中帕米尔、南帕米尔三个构造单元,其中北帕米尔进一步细化为北带、中带、南带,南帕米尔分为东南帕米尔和西南帕米尔。初步探讨了各单元构造属性,提出了与我国昆仑、藏北地区相邻构造单元的对接方案,为推进帕米尔地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2.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亚,是指原苏联亚洲部分的中亚细亚地区,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五个国家总面积400余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500万人。在西方的地理概念中,阿富汗也属中亚国家。中亚深处亚洲腹地,位于扼守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从北向南可进入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从南向北可进入俄罗斯的高加索、西伯利亚地区;  相似文献   
23.
塔吉克斯坦黄土的化学风化历史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峰  丁仲礼 《中国科学D辑》2003,33(6):505-512
塔吉克斯坦南部Chashmanigar黄土剖面进行了主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并计算了各层古土壤相对于下伏黄土层的元素淋失状况和样品的风化强度. 根据一些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元素比值曲线, 我们发现Chashmanigar剖面中的各古土壤层均接受了程度不同的化学风化作用, 且风化强度高于黄土层, 从而表明塔吉克南部同中国黄土一样, 古土壤发育于相对温湿的间冰期. 此外, 塔吉克南部黄土0.9 Ma以前的总体风化强度高于0.9 Ma以后, 这可能意味着0.9 Ma以后的干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4.
基于ETM,ASTER卫星遥感数据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我国周边地区开展的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该区进行大地构造格架遥感解析,提取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和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信息,并根据控矿地层、控矿岩体、蚀变异常与线环构造等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遥感找矿模型;以找矿模型为指导,结合矿床类型、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控矿和成矿要素、遥感地质解译信息、遥感异常信息等多源信息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及战略选区。  相似文献   
25.
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床(简称阿矿),位于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胡占德(苦盏)北东方向110 km处,是阿尔登–托普坎矿田主要矿床之一。该矿田勘查与开发历史悠久,是塔吉克斯坦境内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矿田内分布大小不等的十二个铅锌矿床,其中主要的矿床为三个,即派布拉克矿床、阿尔登–托普坎矿床及北阿尔登–托普坎矿床,三个主要矿床相距2 km以内(周叶,2010)。本文论述阿尔登–托普坎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成矿特征,分析其主要控矿因素,并对其成因类型进行归属研究,为塔吉克境内相同类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南帕米尔托赫塔梅什地区发现数条铁铜多金属矿化体,对该矿化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遥感解译等工作,结合矿石的化学分析、X 衍射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 铁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该地区无论是寻找铁矿还是铜矿,从近铜远铁的成矿模式,都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同时,该地区此类矿产的发现对指导中国境内西昆仑的找矿勘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马鸣  徐峰 《干旱区地理》2006,29(2):307-308
雪豹(学名:Uncia uncia)属于濒危物种。分布主要在中国的西部。相邻的11个国家有少量分布(如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因此跨国界的保护与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中国是雪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要摸清雪豹这种神秘动物的种群数量和活动规律是非常困难的,是对我们野外工作的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马鸣研究员负责组织这次考察活动。重点是采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记录雪豹的活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野外调查开始于2005年10月18日,至12月底结束。累计野外工作71天,共布设36台红外照相机(其余12台有故障),约2094个照相日(trap days),收回71个胶卷。在16个地点拍摄到清晰雪豹照片约32张(雪豹种群密度估计在2-3只/100km2)。还拍摄到其他野生动物照片22张,如北山羊、野猪、草兔、石鸡、赤狐、貂熊等。另外,还调查样线20条,搜集粪样和毛发样品计31个。与此同时观察北山羊行为18天(研究雪豹的食物资源),合计约77.3小时,统计到北山羊264只。  相似文献   
28.
2007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坚持实施"立足中原、开拓西部、走出国门"的战略方针,围绕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开展省内、西藏、新疆、内蒙,以及非洲津巴布韦、塞拉利昂、塔吉克斯坦等地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地质找矿新成果。  相似文献   
29.
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区位优势、学科布局和国际合作规划,为更好地服务于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和"一三五"目标,应塔吉克斯坦科学院的邀请,2011年11月12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率队对塔吉克斯坦科学院进行了访问。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塔吉克斯坦科学院所属的水、水电与生态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植物、植物生  相似文献   
30.
《干旱区地理》2013,(4):636
2013年6月5~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文交研究员、新疆生地所地质成矿与矿产资源研究室主任周可法研究员等一行四人赴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访问交流。访问期间,肖文交一行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地质学、地震工程和地震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签署了关于"天山与帕米尔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中-塔联合研究"的合作意向书。其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