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3.2"空间定位"能力标准
空间定位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校地理课程来养成的。学生在地理课中获得基础的地形知识和技能。定位能力的要素之一,是不同空间尺度中的地形定位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大陆和海洋、欧洲国家、德国的河流和山系的名称和位置;以及知道各种用于定位的网格和组织系统(O1),例如,经度和纬度、气候与植被带,或地球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特点的分类。定位能力也包括将地理因素纳入空间系统的能力(O2),如识别位置关系;以及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形技能(O3),如阅读地图和自己绘制简易地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大多数学生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由于地图基础知识没有学好,往往碰到读图题不知所措,不能把图例信息转化为实际信息,即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叠加图,像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分布图、交通图与—T.—~Ik分布图叠加等,使其茫然。比如: 相似文献
43.
注意一:重基础
高考复习首先要切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深化。但是能力在本质上却不依赖于知识的多少,而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对各种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掌握。没有必要的知识背景和必要的地理“词汇”,能力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应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能力为纲进行综合复习演练。如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是中国地理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复习掌握我国地理环境、位置、 相似文献
44.
如何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式”区域地理高效预习模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认知区域的基础知识,提高课堂问题探讨的有效性和深入性,本文从“编图示、列提纲、析反馈、设问题”四个环节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45.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46.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完)廖振鹏(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00)·TopicalLecture·(13)ESSENTIALKNOWLEDGEONWAVETHEORYANDITSPRELIMINARYAPPLIC... 相似文献
47.
48.
49.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 相似文献
50.
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新高考的实行,高考地理综合题还呈现开放性、探究性强的趋势。为此,在考试中学生往往会觉得试题“切入容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