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03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一、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整治缺乏资金来源 现有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农村明显收益少。在使用上,投向农村地区的资金明显少于城市地区,而投向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则更少。在很多地方,地方政府为响应党中央号召,也因政绩的驱使,目前都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土地整治,如政府出钱编制村庄规划、政府进行土地整治等。  相似文献   
992.
当前,随着桂林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迭起,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和利益冲突凸显,保护耕地红线和保障经济增长的"双保"压力日益加大.农村土地整治,日益成为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纵观桂林市近几年的土地整理工作,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质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土地整理成为促进"双保"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自2008年下半年来,国家和广西自治区分别提出"万村整治"和"千村整治"的全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桂林开展整村推进土地整治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993.
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力为着力点,分析了限制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弊端及流转的公平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提出构建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空间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斌  曾菊新  罗静 《地理科学》2007,27(3):296-303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的"边缘化";城乡互动发展模式是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理性选择;通过空间结构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城乡互动发展。空间福利经济学研究空间消费形态与空间效用分配之间的关系;基于空间福利经济学的区域空间结构创新意在寻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优化和层次提升,以实现空间公平与总体效率兼容发展。在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空间创新过程中,政府的空间安排塑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架构,企业的区位选择构成区域空间结构创新的基本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95.
王颖  刘航  陈晓红  宋云婷 《地理科学》2020,40(7):1150-1159
基于城乡系统关联耦合的概念内涵,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2003—2017年的城、乡发展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东北三省城乡关联的内部要素作用、城乡耦合时空特征以及城乡关联耦合地域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历年城、乡各要素间关联度均在0.5以上,属于较高关联;城、乡子系统中对城乡关联耦合的强作用要素集中于城市系统的经济、空间领域以及乡村系统的经济领域,弱作用要素集中于城市系统的工业、社会领域与乡村系统的人口、社会领域;2003—2017年,东北三省城乡耦合度平均值由0.788下降至0.692,城乡相互作用趋于缓和、城乡协调适应性不断增强;东北三省城乡耦合度呈现“南低北高、南北差异日渐缩小、高值集中于各省经济落后区域、低值向四大中心城市极化”的空间格局;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城乡关联耦合演化可划分为高水平协调稳定型、高水平协调倒退型、较低水平协调倒退型、低水平与较低水平协调发展型、低水平与较低水平协调稳定型5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6.
全野外人工进行1∶1 000带状地形图测绘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根据相关项目关于城乡道路带状地形图测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车载三维激光扫描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模式,对车载雷达数据的获取进行分析研究测试,并对车载激光雷达不同作业环境以及点云密度进行分析,通过精度检测和数据采集获取的效果以及数据获取效率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工作如火如茶。旧城改造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从东营市河口区的情况看,2004年1—9月,涉及拆迁问题到市信访5件次。特别是2003年原河口区百货大楼住宅区拆迁,发生职工集体到省、到京上访,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可见,拆迁问题处理不当已成为引发群体性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可忽视因素之一。为做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安置工作,从源头解决好群众上访问题,笔者做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拆迁安置工作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聊城市城市规划区及各县(市、区)城乡结合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以及未批先占、抢占、越权批地,非法转让宅基地等问题。为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城市建设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近日,聊城市国土资源局下发《关于认真开展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对聊城市城市规划区及各县(市、区)城乡结合部范围内的农村宅基地进行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999.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属经济发达地区,集体企业、民营企业数量较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个体、农民纷纷兴办企业,利用有限的资金,在门前屋后搭建简易厂棚,兴办家庭作坊,搞来料加工等。  相似文献   
1000.
推动城乡各种“能量”的相互交换和双向流动,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城乡融合和城乡“对流”的内涵,探讨了城乡“对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基本路径。城乡融合是城与乡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可以从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主要维度、重点内容、实现过程等方面阐述城乡融合的内涵。城乡对流是城乡互动的形象表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举措和方法,主要包括要素“流”、产业“流”、产品“流”、公共服务“流”和文化观念“流”。城乡“对流”通过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要素良性循环、结构功能优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重塑,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城乡“对流”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产业格局重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重建、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城乡文化交流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