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61篇 |
免费 | 2231篇 |
国内免费 | 35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4篇 |
大气科学 | 978篇 |
地球物理 | 783篇 |
地质学 | 11046篇 |
海洋学 | 1075篇 |
天文学 | 213篇 |
综合类 | 803篇 |
自然地理 | 6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1篇 |
2023年 | 492篇 |
2022年 | 580篇 |
2021年 | 654篇 |
2020年 | 594篇 |
2019年 | 555篇 |
2018年 | 474篇 |
2017年 | 434篇 |
2016年 | 507篇 |
2015年 | 548篇 |
2014年 | 754篇 |
2013年 | 593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666篇 |
2010年 | 608篇 |
2009年 | 559篇 |
2008年 | 522篇 |
2007年 | 481篇 |
2006年 | 465篇 |
2005年 | 441篇 |
2004年 | 403篇 |
2003年 | 361篇 |
2002年 | 439篇 |
2001年 | 400篇 |
2000年 | 358篇 |
1999年 | 346篇 |
1998年 | 326篇 |
1997年 | 283篇 |
1996年 | 287篇 |
1995年 | 291篇 |
1994年 | 270篇 |
1993年 | 250篇 |
1992年 | 307篇 |
1991年 | 288篇 |
1990年 | 246篇 |
1989年 | 203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4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再论南岭侏罗纪“铝质”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对古地温线的制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32(3)
对南岭地区侏罗纪4个典型"铝质"A型花岗岩岩基——柯树北、寨背、西山和南昆山的成因分析表明:柯树北、寨背岩基中的低分异花岗岩SiO2≈70%,A/CNK<1.1,CaO≥1%,高Zr、Ba含量,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而SiO2含量较高者由低分异花岗岩岩浆通过分离结晶演化而来。西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也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南昆山花岗岩为高硅花岗岩,贫Zr、低Ba、Sr和Eu/Eu*值,但具有高的Nb、Ga、REE含量和Ga/Al比值,在Whalen等(1987)图解中地球化学参数落在A型花岗岩区域内。碱性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成岩模式无法解释南昆山岩基较大的体积、均一的成分和低的Nb/Ta比值。详细的成岩分析表明,南昆山花岗岩可能是先期侵入的(幔源)碱性正长岩在富水和相对低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由这些"铝质"A型花岗岩的熔融温压条件估算得出热流值达到80~95mWm-2的南岭地区侏罗纪古地温线。由古地温线推算出的岩石圈厚度45~75km。南岭侏罗纪高热流背景及其对应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与后碰撞造山阶段岩石圈地幔拆沉或被"热侵蚀"有关,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岩石圈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2.
南华系大塘坡组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和潜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重要的地史研究和油气勘探意义,然而关于其沉积过程及高精度层序地层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作者以黔东北ZK513井岩心描述及薄片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了新的细粒沉积物的分类标准,精细划分识别了以石英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灰色泥岩、灰色含砾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砂岩、黑色炭质–硅质砂质泥岩、黑色含砾炭质–硅质泥质砂岩、灰色石英砂岩、黑色锰质泥岩、黑色泥质粉砂岩、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灰白色泥岩为代表的14种岩相。并根据岩相组合特征识别了陆棚内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3种沉积相,以及前滨、冰海浅水陆棚、陆棚内富锰盆地、陆棚内深水盆地、陆棚内盆地边缘、深水陆棚、浅水陆棚7种沉积亚相。据岩相、沉积相分析,认为陆棚内盆地相内LF9黑色锰质泥岩、LF10黑色泥质粉砂岩为烃源岩的有利相区和层段。通过对岩相、沉积相的研究,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SQ1—SQ5,以及4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4;在三级层序内部,根据岩相叠加样式并结合沉积构造定量化统计,总结出4种典型的准层序类型,根据准层序的叠加形式识别了三级层序内部若干准层序组,进而识别出5个海侵(TST)—高位(HST)体系域旋回及内部的5次最大海泛面MFS1—MFS5,进而建立单井层序地层格架。综合ZK513井和研究区其他井岩相、沉积相、层序等资料,通过连井对比,建立了黔东北大塘坡组一段沉积期充填演化模式,预测了研究区内有利相区陆棚内盆地的分布,以及相区内富有机质层段LF9—LF10的展布模式。
相似文献993.
安徽南部庐枞盆地罗河-泥河铁矿田含矿辉石粗安玢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庐枞火山岩盆地中的罗河-泥河铁矿田产有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大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玢岩型铁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矿田的含矿岩体进行了薄片鉴定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岩浆岩为超浅成的中偏基性辉石粗安玢岩。运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进行年龄测定,测得的206Pb/238U平均年龄分别为133.3Ma±0.6Ma(LJ23)、133.2Ma±1.1Ma(LJ37)、132.8Ma±2.6Ma(NHK1-2),3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矿田内辉石粗安玢岩的形成年龄约为133Ma。这一时间正好位于区内龙门院-砖桥和双庙-浮山两大火山喷发旋回的间歇期,为砖桥火山喷发旋回后期潜火山作用的产物。结合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分析和含矿岩体、磁铁矿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推测矿田的成矿时间为133~131Ma。表明成岩成矿作用与发生于中国东部140Ma左右的构造体制大转折和130Ma左右的大规模岩石圈拆沉两大地质事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4.
995.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稀土浸出工业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风化壳型稀土矿床均以全相品位来圈定矿体,计算全相储量。而矿山实际生产长期以来是用浸出稀土品位及其总量为依据。在用浸出品位作为基本分析项目时,其分析成本仅有原全相分析的四分之一,且分析周期、普查周期亦大大缩短。同时选取合适的组合样求取浸出率可以求出全相储量,为国家提供稀土总量数据。总之,浸出工业指标比全相分析指标更能反映采选工艺的进步,保证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提供二种合理的储量。缩短资源评价周期。节约资源评价费用,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工业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根据近几年的自动气象站野外维护工作经验,对SL3-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各类易发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分析,依据相关技术要求和参考其他类似仪器的设计结构原理,并结合西藏气象台站各时段历年最大降水量的具体情况,对该仪器的进水构件、电气构件、底座构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达到减少该仪器的故障发生频次和提高观测精度的目的。为保证校准后的仪器符合准确性和比较性的要求,总结该仪器野外维护工作中时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制存放核心部件专用设备箱的建议,以提高该仪器的野外维护工作时效。 相似文献
99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惠安堡地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传统理论认为这里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的进行,但近几年的找矿实践证明该断褶带的铀成矿作用既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该区的地层倾角较大,砂体厚度也较大;地下水近源、短途、双向径流,形成多个复杂的局部水动力系统;沿背斜东、西两翼发育的层间氧化带具有层数多、双向发育、期次多、氧化深度大、沿倾向延伸较短、纵横方向厚度变化快、连续性较差、地球化学分带不明显、水解蚀变作用弱等特点;铀矿化具有层数多、期次多、品位较低、厚度较小、矿化分散、深度较大、矿化主要受层间氧化带翼部控制、前锋成矿较弱、矿化纵横连续性差、矿后改造较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建立康滇地轴区中—晚元古代层型剖面的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国内新近作出的对元古宙年代地层单位划分方案,本文对康滇地轴区完好发育的元古宙地层,在已取得的研究程度的基础上,认为只要对昆阳群(会理群)和震旦系的层序、时代、顶底及造成不整合界面的几个地质事件取得共识,就有可能建立我国南方活动地槽—稳定地台区中-晚元古代时间地层单位的框架性层型剖面。本文综合已取得共识的若干重要方面和存在争议的问题,分析分歧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区域地层对比、底辟、叠层石、微古植物、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放射性元素丰度对比等方面的成果,来建立原始沉积的地层柱和反映地壳运动的重大地质事件,提出年代地层表及纪的命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将其锡矿成矿带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与其相邻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苏门答腊地体的铜-金矿成矿带的含矿母岩为SI-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ACM)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叠加上弱的地幔楔熔融-混染作用(MASH)。而东苏门答腊地体‘锡岛’和"暹缅马苏"地体的锡矿带含矿母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构造环境为碰撞带的弧后盆地和陆内裂谷,物质源区来自地壳重熔和岩浆分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两地体具有共同的深部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1000.
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 泉头组半干旱的亚热带古气候对成矿有利。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具有形成厚大砂体的条件。砂体较为发育, 单层砂体厚度可达42 m。虽砂体中有机质含量较低, 但泉头组下部含煤层中的烃类可通过断裂构造及不整合面上升进入砂体, 弥补还原剂的不足。工业铀矿孔的发现反映出泉头组有铀的大规模富集。总之, 泉头组是松辽盆地南部一个重要的找矿目的层, 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