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正佑 《地理教学》2012,(19):50-51,54
一、地理概念感知的思维定势陷阱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地理事实的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实属性的知识,它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地理知识的推演、地理原理的建立都离不开地理概念。因此对地理概念的准确理解与灵活应用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82.
陈用成 《地理教学》2012,(20):39-40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可以表达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及其变化、发展。图表承载了丰富的信息,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还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手段。因此,读图用图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用好图表是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高一地理"地貌"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地理图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段文宁 《地理教学》2012,(21):47-49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地理教学同样适用,只是这里的台上是指40分钟的课堂而台下则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备课过程。若按此来算,短短一节课需要教师400年的时间来准备,如果每周教师多上几次新课,那么备课的时间相当的惊人,当然,这也相  相似文献   
84.
什么样的地理课为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一堂地理好课至少要有"四有"。1.有地理。地理好课首先要挖掘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懂得地理学科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85.
汪卫通 《地理教学》2012,(4):42-44,17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中包括必备的地理知识和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蕴涵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对于地理教学而言,鉴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教师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相似文献   
86.
利用班会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下面是一份主题班会的设计。  相似文献   
87.
地理科的地位几经波折,自“3 x”高考方案在全国铺开后,坚守在地理教学战线上的同仁们终于盼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中,地理处在一个极其特殊和有利的地位,地理与每一门课程都可以产生联系,特别是在语、历史、政治、外语、生物中,地理都可以对它们的教学起到某  相似文献   
88.
《国际地震动态》2005,(9):46-46
一名只有11岁的英国女孩利用课堂上学来的地理知识,成功地在去年南亚海啸中救了100多人,2005年9月9日获得英国海事学会颁发的奖状。  相似文献   
89.
周义 《地理教学》2006,(6):18-19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运用案例开展教学也是新教材最显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选取一些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并为学生熟悉的典型事例,在对这些事例的探究过程中,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盼讨论和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重视过程和探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与研究性学习相似。  相似文献   
90.
地理学习和研究成果需要表达。文科综合高考明确要求考生:在给定的时间内,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使用明了的语言、图示等方式,描述、阐释地理事象,对主观性地理问题解答形成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即我们所谓的主观性地理问题成果表达。对于大多数文科学生来讲,主观性地理问题成果的表达普遍面临困境:审题不准,随意性大,用语含混不清,难以击中要害,片面追求文字的罗列,缺乏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常常考后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不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表达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