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5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3106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373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42篇
自然地理   5972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77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南盘江坳陷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盘江坳陷二叠系划分为12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层序延续时限为3Ma。进而将三级层序划分为4个Ⅰ型层序和8个Ⅱ型层序。三级层序虽然在不同地区发育完整性有所不同,但总体可以进行对比。三级层序构成两个超层序。超层序SS1沉积期,南盘江坳陷主要为台、盆相间古地理格局,具有狭窄的台地边缘一台地斜坡沉积。钦防地区为半深海环境。超层序SS2沉积末期,右江地区从台、盆相间格局演化到盆包台格局。上扬子古陆主体为开阔台地一局限台地,而靠近川滇古陆则变为陆相环境。  相似文献   
912.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理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为一建立在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基底之上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盆地。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卡尼期沉积了一套深水的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诺利期早期以华坪隆起为界有两个沉降中心,华坪隆起以西的推覆体之上为广海陆架相的细碎屑岩沉积、远源浊积岩,以东为局限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夹浊积岩;诺利期晚期为大规模的三角洲前缘砂体组成下超的复合体,古地理格局继续保持东西向分带,呈对称分布,盆地西部为陆相、海陆过渡相,盆地中部为海相沉积。瑞替期在原形盆地中形成舍资组的河流-滨岸沉积,在推覆体上形成白土田组的冲洪积物。总之,表现古地理变迁为一个由西东逐渐超覆、由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由海相变为陆相的过程。  相似文献   
913.
极地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极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除短暂的夏季部分地区有冰雪融化外,其余均被常年的冰雪所覆盖。变化极大的光照辐射、季节性的光照时间、极低的温度造就了极地微生物特殊的生物学特征。自1908年Ekelof首次报导在南极分离出微生物后,各国的微生物学家相继在极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了极  相似文献   
914.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化特征的阐述,在分析该区地质演化及含铀层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上,认为甘肃南部铀矿的形成与地质历史演化有着密切内在联系,铀矿化主要受控于中志留统每个旋回末期发育的硅岩、灰岩和炭质板岩层。  相似文献   
915.
研究区中侏罗统布曲组岩性为一套碳酸盐岩,产丰富的腕足、双壳和有孔虫类化石。通过单剖面相分析、沉积相剖面对比及面上填图,基本查清了布曲组垂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横向上的沉积相带变化,重塑了布曲组的岩相古地理演化。  相似文献   
916.
提出了一种基于页面爬行、链接探测和能力匹配的Web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发现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总体响应时间上与传统方法相当,命中率是传统方法的10倍左右,有效服务链接命中平均响应时间是传统方法的0.44倍;且能对WMS服务进行语义化,适合复杂的推理查询。  相似文献   
917.
用SPOT-VGT数据制作中国2000年度土地覆盖数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覆盖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中心,准确而现势性强的土地覆盖数据是科学研究、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应用的基础资料。该研究作为欧盟联合研究中心2000年全球土地覆盖计划(GLC2000)的一部分,利用2000年的1km空间分辨率的SPOT-4VGTS10数据与DEM、积温和降水等通过AHP方法合成的自然因子数据,采用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通过非监督分类方法制作中国2000年的土地覆盖图。研究结果表明,在HANTS方法去云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分区,利用一年内每10天最大值合成的NDVI时间序列自然因子数据集可对除干旱区外大部分地区进行很好的分类,对干旱区则采用8月下旬的VGT原始数据取代NDVI数据参加分类,可达到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18.
科学量化山区26县绿色转型水平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从“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三生空间视角构建绿色转型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研究2010~2021年浙江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1年山区26县绿色转型整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幅为2.428%,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绿色转型的变异系数逐年减小,地区差异从“大差距低水平”特征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特征转变。②2010~2021年山区26县绿色转型逐渐呈现“永嘉—缙云—青田”为核心的空间分布格局。绿色转型重心逐渐向北扩张,研究期内山区26县北部县域的绿色转型有较大提升; 山区26县绿色转型空间分布总体呈较为稳定的西北—东南方向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③各影响因素呈现较强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城市化、政府调控和人力资本素质始终是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金融发展、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尚不稳定,对于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拉动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919.
乔彦友  荐军  常原飞 《遥感学报》2009,13(S1):183-188
介绍了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城市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总体结构,建立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并在扬州进行了成功的应用示范。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分别开发了城市3维演示系统、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和城市环保信息系统,使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直接与实际工作业务结合起来,为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20.
林珲  张春晓  陈旻  郑新奇 《遥感学报》2016,20(5):1290-1298
地理知识是通过对地理科学领域独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而得到的知识。如何有效表达和共享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将地理知识划分为3个层次,事实型知识、规则及控制型知识和决策型知识,分析了不同阶段地理语言对地理知识表达与共享的支持能力。对比地图和GIS语言,发现新一代地理语言—虚拟地理环境VGEs(VirtualGeographicEnvironments)能够较为全面地支持3个层次的地理知识。针对VGEs,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服务于地理知识表达与共享的能力,包括虚实结合理论、地理模型库及管理系统、动态可视化表达和异地协同工作环境。结合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研究问题的虚拟地理环境平台,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地理知识生成、管理与应用角度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