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6篇
  免费   1440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测绘学   4030篇
大气科学   504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2241篇
海洋学   50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186篇
自然地理   8322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4篇
  194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琰清 《地理教学》2001,(12):14-16
  相似文献   
72.
7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已由原来的单一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历史发展时期。商品的流通已成为促进区域商品生产、满足市场消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研究和划分按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自然形成的商业经济地理区域;是地理科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地域是商品经济活动的载体,科学地划分不同层次商品经济区域,它对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干旱区地理》2006,29(2):200-200
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原日本沙漠学会会长、联合国大学学术顾问、81岁高龄的小崛岩(Iwao Kobori)教授在参加北京“第八届国际干旱区大会”之后偕夫人来疆访问和学术交流。小崛岩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沙漠研究专家,在沙漠和坎尔井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并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小崛岩先生第一次来新疆是1981年,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来新疆生地所访问的外国客人,从那时起他一直关注和支持着新疆的坎尔井研究。在他的帮助下,开展了中日联合坎尔井研究并举办了第一届坎尔井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5.
《湖泊科学》2008,20(3):F0004
国内收录:一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第4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古生物学文摘;  相似文献   
76.
一些地理事物,因其体积过大,数量过多、时间过长,同学们不能直观地感受,所以印象模糊,如果我们通过计算,压缩时空范围,给以生动形象地讲述,则同学们感到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并且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77.
面向数字地球的信息化测绘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拥有信息的国家和地区将更加富有,失去信息机遇的将更加贫穷。 测绘工作的对象始终是围绕地球及其表面展开的;测绘科技理论的研究,面向的是对整个地球的认识。在迄今为止六千多年人类文明史中,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中,证明地球是圆的;第二次是16至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中,推翻了流行数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78.
正区域性是地理学最本质的属性之一。任何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也正是因为不同地理空间的自然、人文环境,才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特征。因此,地理被称为"空间"的知识。从高考大纲的能力要求看,首要目标就是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区域定位正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答好试题的第一道门槛。因为只有准确辨认出所给试题中分布的地理事物,才能正确运用地理原理有的放矢地解释、说明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79.
地理之美,可谓无处不在:雄奇的山岳、精巧的地质构造、浩瀚的海洋、广袤的平原、迷人的宇宙,等等这一切,都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我们可通过欣赏地理之美,创造美丽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与学生一起领悟地球的奥秘,探索未知的宇宙,从而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适当时机,引入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讲到“洋流”时,可以引入二战时诺曼底“神兵”登陆的史倒,1944年6月英美联军的潜艇在巷军的严密监视下,顺利通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如同“神兵”从天面降,而德军却毫无察觉,原因何在呢?原来是他们成功的利用了荚青利海蛱洋流运动的规律,借助探层洋藏的动力,关闭发动机,使潜艇避开德军的监视,胜利登陆。又如讲到“土地资源保护”时,可以讲一下古代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的兴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