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4篇
  免费   3319篇
  国内免费   5094篇
测绘学   2051篇
大气科学   1542篇
地球物理   2822篇
地质学   15808篇
海洋学   2677篇
天文学   533篇
综合类   2406篇
自然地理   362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547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648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484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468篇
  2011年   1416篇
  2010年   1371篇
  2009年   1472篇
  2008年   1456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1365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111篇
  2003年   1065篇
  2002年   1051篇
  2001年   1011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709篇
  1998年   736篇
  1997年   733篇
  1996年   652篇
  1995年   621篇
  1994年   578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524篇
  1991年   370篇
  1990年   376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天津市湿地环境变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应用3S技术对天津湿地环境进行调查,结合地面采集的历史和现状数据,全面分析了天津湿地环境变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近一个世纪以来,天津湿地持续减少,天然湿地丧失殆尽,人为因素影响是天津湿地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城市拓展、经济开发对湿地的占用以及水环境污染是目前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天津湿地要从搞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水污染、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2.
金沙江——长江的上游。从青藏高原奔入云南境内的金沙江,到了丽江石鼓突然来了个折回又奔回的“N”字形大转折,形成了长江第一湾的美景。接着闯出了地球上最深最险的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金沙劈流”在最深的大峡谷出现了上、中、下虎跳峡,落差213米,有险滩18处。传说虎能跳过,最窄处30余米。金沙江江水闯峡而过,涛声如雷,浪花飞溅,惊心动魄,险峻奇绝,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曾承  余俊清 《盐湖研究》2004,12(2):14-18
湖泊化学沉积碳酸盐δ18O是研究区域气候演变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青海湖等闭流湖泊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对δ18O环境记录进行共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效应校正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0-1‰的分馏差值。由高温实验结果推断出的常温分馏差值(4‰-7‰)不能被应用到自然条件下湖泊共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校正。  相似文献   
996.
青海湖南岸全新世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通过湖相沉积进行湖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作者选择青海湖南岸黑马河有绝对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黄土剖面,利用CaCO2、CaO、MgO和Sr元素组分以及氧、碳同位素等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指标,尝试进行了湖区全新世黄土的分层,探讨了黄土堆积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青海湖南岸的黄土按成土作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两层:上部为成土化较弱的黄土层;下部为成土化较高的古土壤层,其仍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层。全新世湖区气候环境的波动在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中有较强表现。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南缘历史时期气候环境变化的过程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根据塔里木盆地南缘具较高分辨率的湖沼相沉积物碳酸盐δ^13C和粒度等记录,恢复出2162-850BC期间为一相对稳定的温暖干旱时期,之后迅速转冷湿,湿润程度呈持续、阶段式增加,50 BC至500 AD期间呈现的显著冷湿特征于550 AD之后突变转暖干而结束。550 AD和1000 AD前后的具突变性质的气候事件在南疆地区近2.0ka的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气候状况有过重大调整。850—1300AD期间(相当于中世纪温暖期)冷暖、干湿多变,但温暖特征并不明显。特别是1100—1200AD期间气候快速、频繁变化之后,奠定了本地区现代稳定干旱环境特征。区域对比表明,尼雅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具有广泛的区域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8.
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异进行记载和描述,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赫特纳(A.Hettner)强调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哈特向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999.
从1972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三十年,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三十年,是人类从工业明走向绿色明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