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47篇 |
免费 | 3676篇 |
国内免费 | 24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40篇 |
大气科学 | 1415篇 |
地球物理 | 2426篇 |
地质学 | 10030篇 |
海洋学 | 971篇 |
天文学 | 483篇 |
综合类 | 1786篇 |
自然地理 | 13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83篇 |
2023年 | 472篇 |
2022年 | 567篇 |
2021年 | 631篇 |
2020年 | 548篇 |
2019年 | 618篇 |
2018年 | 418篇 |
2017年 | 435篇 |
2016年 | 463篇 |
2015年 | 607篇 |
2014年 | 1202篇 |
2013年 | 855篇 |
2012年 | 1106篇 |
2011年 | 1058篇 |
2010年 | 1013篇 |
2009年 | 1090篇 |
2008年 | 942篇 |
2007年 | 876篇 |
2006年 | 834篇 |
2005年 | 829篇 |
2004年 | 709篇 |
2003年 | 648篇 |
2002年 | 577篇 |
2001年 | 663篇 |
2000年 | 511篇 |
1999年 | 410篇 |
1998年 | 437篇 |
1997年 | 399篇 |
1996年 | 347篇 |
1995年 | 361篇 |
1994年 | 333篇 |
1993年 | 266篇 |
1992年 | 307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60篇 |
1989年 | 136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21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8篇 |
1960年 | 7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7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203.
近距平行地质构造环境中的得荣一号隧道开挖掘进至深埋段以来曾多次出现大变形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并制约工程建设工期。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控制隧道围岩大变形,根据大变形洞段监控量测数据、围岩变形特征及初期支护变形破坏特征,对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受控因素、变形破坏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大变形是在软弱围岩、破碎岩体结构、高地应力、地下水及严重偏压等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下,受工程因素的促发影响,主要由软岩塑性流动变形、塑性剪切滑移变形、陡倾层状弯曲变形和累进性松脱扩展变形机制复合而致。在此基础上,根据现行交通行业规范结合隧道大变形洞段变形特征,总结公路双车道隧道施工现场围岩大变形分级判定综合指标方案,为指导隧道施工设计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4.
为了定量地分析航摄底片的信息容量,本文在影象数字化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信息容量的估算公式,监重点研究用\ 相似文献
205.
SPOT图像在城市规划信息提取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SPOT图像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全文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管理所需要的基础信息简介,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以及SPOT图像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可能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6.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姚家组地层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的稳定组分。通过对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及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配分模式研究,研究区内姚家组地层应来自同一物源区。CIA值及Th/U值表明源区经历了中等的风化作用;Th/Sc和Zr/Sc比值变化范围小,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受源岩控制,物源区岩石未经过沉积再搬运。根据源岩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姚家组地层的母岩主要为花岗岩(海西期和燕山期),并有少量燕山期中酸性喷出岩;源岩来自大陆边缘,为大陆岛弧火山岩系。通过Sr/Cu,Ni/Co,V/Cr,U/Th等比值综合分析,姚家组沉积时为干热气候,水体富氧,因此造成姚家组厚层的红色泥岩沉积。 相似文献
207.
新疆东天山地区延西铜矿床的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208.
在气流粉碎机中对重质碳酸钙进行干法超细与改性一体化工艺研究,通过控制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给料粒度,给料速度,产品活化率达97%,吸油率16.20%,20天吸水率7.01%,白度91.5,粒度(d50)8.0um,碳酸钙的吸水和吸油率的均降低,对超细与改性一体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9.
铜镍矿床勘查中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详细研究铜镍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同时,较系统深入地进行了岩体含矿性研究,较全面地提出了岩体含矿性的定性、定量评价标志及判断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标志,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10.
Cu-Mo-Au含矿斑岩不仅可以形成于与洋壳俯冲相联系的弧环境,而且也产于碰撞造山带内。通过对比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特别在微量元素上具有较大差别,暗示它们有着不同的物源区组成或形成机制。同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相比,太平洋东岸俯冲型含矿斑岩有着明显高的HREE和Y含量,低的Sr/Y、(La/Yb)N以及(Dy/Yb)N比值,表明其物质源区不含或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并可能以角闪石组成为主。统计发现这些俯冲型含矿斑岩部分样品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但大部分样品却显示出具有与正常岛弧系列火山岩相似的特征,它们很可能是板片释放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熔体并在后期经历MASH过程的产物。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具有典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条件达到了石榴子石相变,可能形成于增厚的下地壳,其物质源区很可能与前期的洋壳俯冲有着密切的联系。普朗-雪鸡坪含矿斑岩具有与俯冲型含矿斑岩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有可能是西向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发生断离,进而诱发前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并非是俯冲洋壳直接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