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9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自HJ-1双星成功发射后,两台设计原理完全相同的CCD相机分别搭载在HJ-1A、HJ-1B星上,其覆盖范围广、回访周期短,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波段间的配准误差是评价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传感器研发的一项重要参数。因此,对遥感多光谱影像进行波段间配准误差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辛安水库库区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地物计算HJ-1卫星CCD波段间配准精度的算法。辛安水库形状独特,有多条条状水体和拦水坝且相互交叉排列。基于HJ-1 卫星CCD相机4个波段的水库影像,分别提取出水库在沿轨和跨轨方向的像元响应与像元位置的关系,利用响应曲线中的峰、谷位置,计算出同名特征点在不同波段图像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的差异,计算出HJ-1卫星CCD相机波段间配准在沿轨方向和跨轨方向的实际偏移量。从而实现对影像波段间配准精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52.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像元级分类方法(混合模型),并将其与单纯的以像元和面向对象的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分辨率分别为30m和0.5m的环境星CCD数据和航空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分类结果中不同地物类别之间光谱可分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若地物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大,说明分类方法能将光谱差异大的地物很好地划分,显示出较可靠的分类结果;相反,如果分类结果中地物类型光谱差异小,则反映分类方法不够可靠。鉴此,本文通过计算分类结果中不同类别所对应的原始遥感影像像元之间的J-M(Jeffries-Matusita Distance)距离来度量分类结果中地物之间的光谱可分性,并用J-M距离比较分析了3种图像分类方法对2种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分类结果中各个类别之间的光谱可分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不但能够得到较连续的分类结果,同时能够保持分类结果中类别之间的可分性。本文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混合模型的分类精度较其他2种方法要高。2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分析结果得到相同的结论,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影像。  相似文献   
353.
基于遥感影像的线状地物宽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安徽省中南部地区195个随机样本的实际宽度量测、定位和图片采集,与其在LandsatTM-5卫星影像上的实际表现相结合,主要从像元数、下垫面性质和走向3方面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线状地物在LandsatTM-5遥感影像中的变化规律:随着影像像元数的增加,线性夸张逐渐不明显;南-北(东-西)走向的线状地物宽度稳定性好于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走向,线性夸张程度小;水域最易产生线性夸张现象,其次为公路和土路.  相似文献   
354.
随着GIS的不断发展,地形的3维立体显示已成为主流,但传统方法生成模型过程复杂、真实感不强,无法在应用中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本文所述的3维虚拟场景生成方法,从实际应用出发,以真实地形地貌为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成虚拟地形、地物、模拟天空的流程,并进行可视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对实际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地物、植被的分布,达到小数据量实现3维虚拟场景的目的。最后,对所生成的示范系统进行验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对林业小班划分、农业土地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5.
地物光谱反射率野外测量实验方案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照录 《测绘科学》2010,35(5):176-177,175
针对现有地物光谱反射率野外测量实验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各向异性测量、不同环境条件的对比测量、不同时相的对比测量以及地物光谱反射率图像模拟四项实验改进方案。利用ISI921VF-128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和ArcG IS、ERDAS软件进行了实例测量与验证,揭示了真实地物光谱反射率的特征,模拟生成了"图谱合一"的地物光谱反射率图像,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56.
为满足科学管理海岛海岸带的需求,发掘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文章概述SA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SAR遥感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提取的可行性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SAR数据中的海岛海岸带地物信息,无须预先提取图像特征,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自动提取图像中更本质和更抽象的特征,更好地应对地物目标的非线性混合;这种提取方法的精度更高,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更强,可应用于海岛海岸带的精细化监测,为海岛海岸带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57.
引言 基础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的使用历史较久,早期主要使用航空照片目视解译地层、岩石和构造问题;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微机技术的普及,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和地质信息提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构造、矿产信息、特殊地物提取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等方面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358.
遥感监测下鄂尔多斯市地物类型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市是农牧交错带中段的典型地段,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沙化问题严重。对鄂尔多斯市地物类型近13年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990-2003年鄂尔多斯市发生变化的地物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8.60%,变化过程突出表现为土地沙化过程和草地退化过程。气候朝干旱化与温暖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生态环境退化的背景因素,人为活动的影响加剧了这种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359.
提出了在PDA环境下,电子地图可视化过程中,面状地物动态注记的一种实现方法。其中,对在PDA环境下如何选择多边形裁剪算法和面状地物注记配置算法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提出了面积加权计算多边形形心来配置注记的算法。  相似文献   
360.
以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为代表的宝玉石光谱分析法,虽然广泛应用,但仪器便携性有一定局限,难以对大体积或依附于金属类、纺织品类文物上的宝玉石进行原位无损检测.高光谱技术来源于卫星遥感,在地面实验中可以分为不成像的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和图谱合一的高光谱成像仪.本研究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十余种宝石,包含透闪石、堇青石等无机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