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2篇 |
免费 | 2134篇 |
国内免费 | 8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5篇 |
大气科学 | 741篇 |
地球物理 | 3123篇 |
地质学 | 3765篇 |
海洋学 | 244篇 |
天文学 | 99篇 |
综合类 | 598篇 |
自然地理 | 6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91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349篇 |
2020年 | 313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197篇 |
2017年 | 244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439篇 |
2013年 | 336篇 |
2012年 | 470篇 |
2011年 | 400篇 |
2010年 | 366篇 |
2009年 | 396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313篇 |
2005年 | 296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72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45篇 |
1999年 | 256篇 |
1998年 | 200篇 |
1997年 | 232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215篇 |
1992年 | 202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7篇 |
1974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4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沁水盆地屯留-长子地区煤层气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沁水盆地屯留-长子地区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煤层的煤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位于沁水盆地的长治断陷,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3号煤层厚度可达6 m左右,分布稳定,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镜质组含量高,含气量高,割理发育,开启性好,渗透率一般超过1 md,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15号煤层煤层气开发潜力相对比较小.各含水系统之间,一般发育泥质岩类隔水层,相互之间的水力联系微弱,对煤层气开发有直接影响的含水系统为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同时,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对煤层气的开发也很重要.煤层气地质条件比较好,煤层气开发的地形条件和市场条件好.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从阿拉善盟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总结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实施差别化政策,为未利用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翠绿的密西西比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着,艾伦港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躲过了一次污染灾难。武昌湖又开始下一个远航了,站在甲板上的船员们无一不为自己的壮举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6.
论我国大地测量基础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子卿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Z1)
概述了我国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地球重力场等基础建设的基本情况、需求分析与任务建议。提出我国空间大地网应由连续运行参考站、一级网、二级网和三级网组成 ;一、二等水准网复测和高程基准再定义 ;为精化大地水准面 ,要补测重力点和加测GPS/水准点。 相似文献
27.
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4个方面的主要科学内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泥贫纪弗拉期与法门期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元古宙与显生宙之交扔全球环境变化和地史重大转折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方法。围绕上述内容,评述了发言人和专题发言人的主要科学资料和科学思想以及本次会议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28.
焉耆盆地绿洲区近50年地下水文时空变异及水盐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统计学理论和焉耆盆地绿洲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1960年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焉耆盆地绿洲区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大的趋势;在时间尺度上,地下水随时间推移向盐化加重方向发展.近50年水盐动态表明焉耆盆地一直处于积盐过程,而绿洲区则处于脱盐过程,盐分都积累在博斯腾湖区,在1982年后转移至孔雀河流域.焉耆盆地地下水盐化态势表明,近年来地下水各项离子质量浓度都在积聚.绿洲区水土资源开发不仅改变了水盐分布,而且也深刻影响了地下水水体. 相似文献
29.
30.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