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44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01.
在地理信息及数字化采集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地形图符号虽必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文提出在Midcrosstaion95环境下比例尺标准符合库的开发及应用,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02.
903.
通过分析AutoCAD和DXF件结构,用Visusl Basic实现直接从DXF件中读取高度或深度信息,并给出了主要源程序。使得数字化过程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904.
线性变换在城市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AutoCAD的移动(move),比例(scale)和旋转(rotate)命令很容易对数字地形图进行坐标转换,只要我们注意控制转换区域的大小,使用线性变换进行地方独立坐标系与54北京坐标系的转换的误差是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905.
906.
青藏线定测放线投影变形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建铁路青藏线平均海拔高度在4700m左右,最高处在5023m,由于投影长度变形较大,致使初定测环节发生矛盾,对青藏线定测放线等勘测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利青藏线定测工作。  相似文献   
907.
在论述交互式综合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大比例尺地形图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人机协同的地图缩幅方式,将复杂的地图综合过程分解,合理地进行了人机分工,设计与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交互综合系统的数据管理平台。实践证明,利用该数据库平台建立的综合系统适用于人机协同的作业方式,可以顺利地,交互式地完成地图缩编工作,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908.
DOM与DEM数据的管理和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欣  陈鹰 《测绘科学》2002,27(3):40-43
为了统一管理数字正射影像 (DOM)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 ,提出建立一个实用系统 ,该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统一管理海量的 DOM和 DEM数据。为了达到充分利用 DOM和 DEM数据的目的 ,在该系统中实现了DOM和 DEM数据叠加二维浏览、自动生成等高线、生成三维景观图、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三维景观地形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909.
大比例尺地形图扫描矢量化后处理建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扫描矢量软件所产生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这给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利用带来了麻烦,为了解决数据兼容性带来的问题,我们提出对扫描矢量化后的DWG图形数据附加代码和地物的类别,利用代码实现记录级的检索,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有机连接,从而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库,达到任意比例的自动地图符号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0.
初中地理中“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是个难点,教材中虽有插图,但学生还是难以看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这是因为插图中的山与其对应的等高线示意图都是静态的,二者之间需要学生加以想象才能联系起来。如何使等高线与其所表示的地形由静态变为动态,形象直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