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09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向清成 《地理科学》2002,22(3):276-281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布一直呈非均衡状态,地域差异显著。其中省际差异呈U字型变化,东西差异由小变大,南北差异不断缩小,而城乡差异波动性大。在地域差异构成中,东西差异突出,南北差异影响最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经济体制、经济布局以及区域政策的影响。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和调控区域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国平  玄兆辉  李方 《地理学报》2002,57(4):469-478
结合国外关于夕阳产业地域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夕阳产业地域的4大典型特征,分别为区域内产业结构失调,区域主导产业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曾经持续繁荣,但现在正在衰退,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低且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确立了划分中国夕阳产业地域的4项标准及12项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以省级地域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我国省级地域单元的5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为夕阳产业地域,弱夕阳产业地域,未实现工业化地域,正常发展地域以及快速发展地域。黑龙江,山西,辽宁,吉林4省是目前这一研究层面上的夕阳产业地域。  相似文献   
993.
北京丰台区农村居住用地变化及与人口相关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基于1984年,1992年,1996年和1999年4期土地利用图件和数据,分析了1984-1999年期间北京丰台区农村居住用地变化过程及地域分异特征;提出并应用特征均值探讨了农村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居密度变化的过程和趋势,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利用1999年农村居住用地数据与对应的农村人口数据建立了表达式为Sv=11.324e^0.0006pv的农村居住用地与人口相关模型;用1992年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型适用地域为北京近郊且不邻近卫星城镇的农村区。  相似文献   
994.
邓阜仙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新华  周Xun若 《现代地质》1992,6(4):459-469
本文利用An-Ab-Or-Q-H_2O体系相图等对邓阜仙复式岩体的分析研究表明。四期花岗岩为同一深部岩浆房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岩浆房深度约为12km,并且该岩体的主体第一期岩浆也经历了部分就地结晶分异作用。邓阜仙岩体不仅仅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而且还显示出某些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可能为前寒武纪的正、副变质岩混杂的岩石。该岩体总体上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且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有着同碰撞向板内花岗岩变化的趋势,反映了本区从印支到燕山晚期陆壳成熟度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大陆干旱指数及其年际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江剑民 《大气科学》1991,15(1):43-52
本文应用正交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大陆1952—1987年间大气干旱指数s=ΔT/σ_T-ΔR/σ_R的地域相关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可以将我国大陆上旱涝异常的变化大致按43°N和30°N为分界线划分成三个基本相关的纬带。1954—1957年间和1963、1969年前后大部分地区相对湿润多雨。70年代以来,长江以北相对少雨干旱,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与撒亥勒(Sahel),以及英格兰中部和威尔士等地区相类似。年度干旱指数年际变化的短周期大部分地区以2—3年为主,具有准两年振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元素分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履安 《沉积学报》1991,9(4):87-95
根据铝土矿形成的物化条件,本文进行了有关条件下高岭土和红土中硅、铝、铁的溶解试验,讨论了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分异作用及实验研究与地质研究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氧化条件下,铁铝不易分异;在中偏酸性时,硅铝较易分异。还原条件下,中偏酸性时,有利于硅和铁的溶解迁移和铝的保存富集。在硅、铁和铝的分异过程中,细菌、有机质和有机酸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福州地热田人工补给深循环热交换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钦铭 《福建地质》1991,10(3):220-246
根据花岗岩裂隙型热储的构造条件,以及冷热水温差所引起的重力分异驱动力、注水水柱压力和水柱向下运动的惯性冲力等原理,采用热中心近距离强迫对流深循环热交换新技术,把约17℃的冷水加温成90℃左右的热水,促使地下水位大幅度回升。通过三次对比试验,取得圆满结果。该成果普遍适用于以陡倾断层裂隙为热储的地热田人工补给回灌,它是解决这类热田地下热水资源不足的最经济方法之一。通过三次回灌对比试验,证明采用人工补给深循环热交换技术具有升温快、回收率高及水位回升大等优点,因此它是增大地热田的开采量、促使地下水位回升、防止地面下沉、改善水质等促使地热田“复生”,防止衰退的可靠保护措施。其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显著,且有利于改善神州市区对外开放的投资环境。同时,对沿海咸水温泉带及西藏、云南高温高矿化地热带的开发利用、设备的防腐蚀、防结垢及防止开采井堵塞等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福州复式岩体的组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关郭泉 《岩石学报》1991,7(2):81-88
本文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诸方面资料,论证了福州复式岩体具有由M型→I型→s型→A型的演化规律。晚阶段的魁岐岩体和笔架山岩体是在岩浆分异演化晚期与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典型的或单一的幔源岩浆所形成的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9.
1000.
本文从区域开发理论出发,针对贫困地区的特殊性,首先论述了贫困地区选择支柱产业的依据,研究认为区域性优势资源基础和在高级区域中的劳动地域分工是两条重要依据。第二,论述了选择支柱产业的方法——地理区位商的意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最后,论述了上述依据和方法在河南大别山贫困地区选择支柱产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