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测绘学   604篇
大气科学   190篇
地球物理   1152篇
地质学   1417篇
海洋学   39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212.
临界蒸发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新 《地下水》1995,17(1):23-25
本文阐述了确定临界蒸发浓度的重要意义,着重对临界蒸发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确定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13.
高程和深度.有凡认为都是指地面某点至平均海水面的垂直距离,是以同一平均海水面起算的不同称谓。认为高于平均海水面的为正值,叫海拔高叉叫高程;低于平均海水面的为负值,叫海拔低又叫深度。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在海圈和陆图上,高程、深度等概念的含义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214.
苏怡之  张家声 《地震》1993,(6):42-47
本文分析了临汾盆地现代地震在时序分布上的阶段性,平面分布上的丛集性,及其震源三维分布与分布地深部构造的关系,指出盆地北部的临汾-洪洞凹陷为该区未来若干年内的主要发震区,而20-30km深度则是主要发震层次。  相似文献   
215.
京津唐地区震源深度分布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志峰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0,12(3):242-247
在对唐山—张家口一线地震进行定位时,采用台偶时差法测定震中,不同震相之间到时差求震源深度的方法,提高了定位的精度.本地区的震源分布在5—22km的深度范围,这和估算的地壳岩石强度随深度的分布相吻合.从而推断,这里的地壳具有上部脆性、下部塑性的特性,其过渡带的深度约20km.   相似文献   
216.
一种确定地震深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对区域地震台网内发生的地震,利用变换后的各台初至到时差数据进行震源深度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的速度结构,震源深度平均变化5km时,走时平均改变0.7s。这样的灵敏度对地震深度的确定是有效的,尤其在对没有近台(震中距<50km)的地震,该方法显示了其优越性。文中最后给出了J—B表模型和国内二层均匀模型的深度——走时差用表。  相似文献   
217.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18.
219.
220.
前震和普通震群震源深度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根模 《中国地震》1990,6(4):57-66
本文从强固区模型和地壳应力分布特点出发,讨论了前震和普通震群在震源深度分布上的差异性。分析中国大陆39组震群震源深度数据。结果表明,普通震群多数分布在强度较低的上地壳,前震和前兆震群比普通震群要深得多,可能达到中下地壳,差别显著。为减小测深误差的影响,建议把相对深度特征值△H作为一种识别前震和普通震群的可能标志。普通震群最大深度H_(max)一般≤16km,而前震的H_(max)均>16km。震群的震源垂直尺度△H_1≤10km,而前震的△H_1>10km。震群的最大深度距平值△H_2≤6km,而前震的△H_2>6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