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6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测绘学   207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311篇
地质学   3504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179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中国绿洲化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绿洲化是干旱区人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荒漠向绿洲转变的过程。中国绿洲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20 000 km2扩展到2000年的86 000 km2,扩大了3.3倍。绿洲化过程不仅伴随着景观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引发土壤、生物、气象和水文等要素的变化。分析了近2 000 a来中国干旱区绿洲的演变过程,评述了绿洲化过程中景观变化,其对绿洲稳定性的影响及绿洲化过程中土壤要素、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绿洲化过程研究框架的建立、绿洲化过程中关键因素变化及绿洲化关键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岩石-土壤-脐橙系统中稀土元素迁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赣南稀土高背景区和稀土低背景区不同地质环境脐橙果同,系统采集岩、土、脐橙植物样,用ICP-MS法测定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稀土元素在岩石、土壤和脐橙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基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影响(决定)土壤各层位的稀土元素含量;b.土壤环境中稀土元素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脐橙植物体稀土元素含量,但不完全成正比;c.基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上贯穿土壤各层位、脐橙植物体各器官;d.岩、土、脐橙三大环节稀土无素的百分含量,总的趋势是轻稀土比重逐渐增高,重稀土比重逐渐降低,但重稀土在脐橙植物体末稍器官比例有所增加;e.岩土脐橙生态系统立体刮面中,稀土元素的垂直方向运动呈向量关系;f.由于土壤-植物壁垒作用和脐橙植物体自身的选择性吸收、控制性积累功能,高、低稀土背景区脐橙果肉的稀土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93.
以重庆金佛山岩溶区为例,分析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指纹电荷特征和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变化明显,且呈衔接式-阶梯状发展,即:无石漠化阶段,土壤A、B层保持养分能力最强的pH范围与土壤实测pH较为吻合;轻度石漠化阶段,土壤A层养分保持能力受到明显扰动,而土壤B层养分保持能力与无石漠化的土壤A层较为一致;中、强度石漠化条件下,土壤A、B层保持养分能力的相对平衡点的pH值明显偏酸,这在A层表现尤为明显,主要为人为施肥的结果。并通过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与土壤指纹电荷的相关分析,得出由于土壤富里酸有众多的活性功能团,它对土壤指纹电荷的作用明显大于胡敏酸。  相似文献   
994.
在佳木斯城区地下热水调查中,运用了水中氡活度浓度测量和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综合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地热地质调查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对水中氡活度浓度及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正态化变换以及原始氡活度浓度异常分析,明确了氡活度浓度异常对地下热水控制构造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趋势分析,提取局部异常,综合各种异常信息,确定了城区地下热水的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样品经四酸分解,1%的硝酸提取,2%硫脲定溶。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样品中的银,方法检出限0.014ug/g,精密度(RSD,n=6)4%~16%;回收率为96%~104%。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996.
土壤质量评价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黄勇  杨忠芳 《地质通报》2009,28(1):130-13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土壤质量涉及到动植物生产力,大气、水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将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土壤质量评价,了解土壤管理和利用的现状,为土壤质量的改善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国外近10年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3个方面的指标。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应用较广,包括土壤质量指数、土壤质量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相对土壤质量法等。掌握和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对于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土地的分等定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山西省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对Cd2+、Pb2+、Hg2+的吸附、解吸和3种离子在土壤中的运移特性。结果表明,Cd2+、Pb2+和Hg2+在粘粒土壤中的吸附能力大于在砂粒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且3种土壤对Pb2+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的Pb2+很难在土壤中解吸下来。3种土壤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Pb2+>Cd2+>Hg2+,解吸能力正好相反,这主要与土壤的不同性质和3种重金属离子的水合离子半径、离子的水合能密切相关。Cd2+在3种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Pb2+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符合Henry方程,而Hg2+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土柱淋滤实验表明,Hg2+在土壤中的穿透性很强,Cd2+次之,Pb2+在土壤中的穿透性最慢,其在长达20天的淋滤过程中仍然没有穿透土柱。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对Cd2+、Pb2+和Hg2+的迁移能力都表现为:大同土壤>临汾土壤>太原土壤。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土壤-小麦系统的河南黄淮平原As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壤As对小麦籽实As含量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及籽实As的数据特征,并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As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发现研究区小麦籽实中As的含量远远低于不安全标准。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As全量与小麦籽实As含量之间的响应关系,同时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小麦籽实的As含量与土壤中As的某些形态的含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通过食品质量标准推算出土壤中As的安全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999.
蓟县山前土壤氡浓度与断裂和地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慧敏  王志刚 《华北地质》2009,32(3):221-227
作者通过对天津蓟县山前地段土壤氡浓度的测量,对土壤氡-断裂-地热三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判明了这三者之间的物理相关性和形成机理的内在联系,其主要结论是:氡浓度异常与断裂构造的走向、地热异常的范围具有一致性,且氡浓度异常与地热异常具有正相关性;地下水的运移是产生氡浓度异常及地热异常的充分条件,构造破碎带是导通和富集氡浓度异常及地热异常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可产生不同的热储类型.本方法可以确定地热资源的勘查方向,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旁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吉林江源小石人金矿综合勘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小石人金矿区进行的实验性地质测量剖面显示, 土壤地球化学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能谱测量法等能指示矿化蚀变分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 Au、Ag、As、Cu、Pb、Zn、Co、Ni、Bi、 Hg和V等元素的地球化学浓集趋势有效指示出矿化集中区和蚀变带, Mn元素还可做为金矿化区的边界指示元素。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显示两种信息模式: ① 高阻、高极化、相对低磁、低K和低总计数率在空间上对应硅化蚀变带地段; ②低阻、低极化、相对高磁、高K和高总计数率对应于石英斑岩侵入体地段。综合信息推断出硅化蚀变带出现在石英斑岩侵入体两侧, 经过工程控制在石英斑岩南北两侧发现两条矿带, 证实找矿模型正确, 并发现金矿脉两条, 计算储量为5.2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