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5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测绘学   1736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454篇
地质学   4646篇
海洋学   43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904篇
自然地理   249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于这些地质灾害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62.
在总结同善构造—剥蚀窗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 ,运用成矿系列理论 ,把区内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变基性火山岩型、变砂岩型、大理岩型三大类铜矿分成了八种亚类 ,认为诸类铜矿与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太古代基性岩存在着成生联系 ,铜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带来的铁、铜、硫等成矿物质 ,经过最初的海水富集、火山活动末期的热液作用富集以及后来区域变质叠加富集进而形成了这一系列矿床。同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3.
北冰洋海冰厚度穿透雷达探测与下表面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北冰洋海冰穿透雷达的探测与分析, 讨论了雷达电磁波探测海冰厚度和海冰下表面形态特征的能力. 结果表明, 雷达波可穿透超过6 m厚度的北极盛夏海冰, 雷达波在海冰内的传播速度是0.142~0.154 m/ns. 雷达图像表现出海冰下表面粗糙起伏的微形态特征, 这种微形态特征与海冰类型关系紧密, 反映出雷达探测有助于识别和划分海冰类型. 基于雷达图像同时显示海冰上、下界线的特点, 统计分析了二者界线实际长度的差异, 提出一个新的长度因子数值概念, 可用于海冰上、下表面面积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4.
川滇地区地震(Ms≥5.0)破裂类型与前兆异常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滇地区 31次 (组 ) 5 .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 ,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 ,确定了各次 (组 )地震的破裂类型。从物理机制上对地震破裂类型与震前前兆异常分布关系进行了讨论 ,由此进一步探讨了 5 .0级以上地震震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65.
兰州市地域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永春  曾尊固 《地理科学》2002,22(4):468-475
兰州市是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通过分析了兰州市域地域结构的特征,模式以及市区的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讨论城市地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兰州市域地域结构呈现带状分散多中心组团结构形态,而且各功能区的均质度,紧凑度都比较低,城市结节地域结构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但仍遵循六边性构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6.
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城市群演化包含了诸多内容 ,如人口、产业、城市类型、城市职能等 ,而空间过程是最直接、最综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7.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以陕西榆林地区土地利用为例 ,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模糊等级序列及其隶属度 ,对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模糊等级评判。研究结果显示 :在土地利用研究中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8.
基于G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9.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王浩 《地理学报》2002,57(4):389-396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相似文献   
170.
该文通过分析密云县土地利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在此基础上围绕水源地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 ,对该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即县城密云镇为增长极以及为密云水库生态区、西南粮油菜生产区、东南果粮生产和生态建设区、西北林牧生态区以及东北生态保护和林果生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