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1篇
  免费   2398篇
  国内免费   2983篇
测绘学   460篇
大气科学   1431篇
地球物理   2032篇
地质学   9948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260篇
自然地理   2271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972.
973.
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揭示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均存在3-4年和准两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通过时滞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以降水滞后海温约4个月的正相关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个多级数字滤波器对两者的逐月距平序列进行了高通、低通和带通滤波,并对两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滤波分量进行时滞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只是在2-4年的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最为密切,并以降水滞后海温4-5月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74.
975.
不发达地区区域开发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一鸣 《地理学报》1993,48(6):497-504
本文在论述区域发展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发达地区的特殊性、不发达地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肯定了国家干预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作用,提出了不发达地区区域开发的目标选择及综合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976.
川西地区劳动就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阶 《地理研究》1993,12(3):89-99
以川西作为研究区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或非农就业从自然—人文相结合的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7.
沿海与沿边开放战略,是我国整体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的共同特点都是利用本地区的自然、人、地缘等条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把本地经济纳入国际大市场之中,以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腾飞。但两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8.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979.
980.
苏皖凹凸棒石矿物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皖凹凸捧石粘土矿物包括沉积、风化及火山碎屑蚀变三种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于内陆浅水湖盆水下玄武岩风化蚀变及地表玄武岩的风化。不同成因类型的凹凸棒石在矿物晶体结晶程度上有较大差异。通常,由风化作用生成并与碳酸盐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低,较纯的并与硅质岩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高。它们在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上表现为:前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低,吸收峰弱且峰形钝。后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高,吸收峰尖锐。因此研究凹凸捧石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基本上区分出它们的成因类型。本文还对凹凸棒石红外吸收光谱振动波数带进行了划分,并对相应的振动类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