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新疆准噶尔南缘和吐鲁番盆地二叠─三叠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路线考察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和吐鲁番盆地两条剖面。剖面层序清楚、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非海相二曾─三叠系界线的理想地点。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由上二叠统和完整的三叠系组成大龙口背斜,其北翼地层发育齐全,南翼可观察到世界罕见的二叠─三叠纪生物与沉积过渡层,两系之间孢粉、介形虫、叶肢介、脊椎动物各门类化石丰富,其中晚二叠世晚期新疆吉本萨尔兽与世界公认的早三叠世标准化石水龙兽共生,目前该剖面已推荐为国际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吐鲁番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地处海平面之下地区,该区桃树园剖面发育完整、出露良好,特点是脊椎动物化石丰富.上二叠统桃东沟群不整合超覆在石炭系火山岩之上,其上,与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仓房沟群和中一上三叠统连续沉积,侏罗系含煤层整合在三叠系之上.  相似文献   
62.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钠硝石蕴藏丰富,成矿地质条件特殊。矿床的形成受大地构造环境、区域地球化学背景,近代气候、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新疆钠硝石矿床可分为表生卤水裂隙充填矿床和表生孔隙卤水蒸发矿床两类,具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吐鲁番-哈密盆地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一定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3.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肖虹  王锡魁 《地学前缘》1995,2(4):241-244
  相似文献   
64.
吐鲁番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具有叠加性质的吐鲁番中,新生代断隐盆 地中,新构造运动的形迹与地貌显示。指出晚第三纪以来周边山地与盆地底部巨大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乃是深隐盆地形成的关键;盆地中新构造运动形迹十分明显,地貌表现普遍而突出。  相似文献   
65.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沉积岩的颜色与铁的赋存状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俊  郑国东  刘芊 《矿物学报》2006,26(2):137-144
吐鲁番盆地中-上侏罗统是典型的陆相沉积岩,发育了众多彩色岩层,如浅红色、棕色、灰绿色层等。穆斯鲍尔谱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沉积岩多变的颜色受其总铁含量和铁元素的赋存状态(化学种)的控制。检测出的铁化学种主要有反铁磁性赤铁矿铁、顺磁性三价铁和顺磁性亚铁,黄铁矿铁仅在很少样品中存在。总体而言,浅红色岩层含有最高的总铁含量和赤铁矿铁,灰色岩层则以顺磁性的亚铁为主,暗色和绿色岩石仅含有顺磁性的二价铁或者与相对丰度较低的三价铁共存。岩石中的铁元素及其化学种是影响其岩性特征,包括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影响遥感技术应用的图像解译和谱段选择。  相似文献   
66.
首次对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鉴定出3种粮食作物:黍(Panicum miliaceum)、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 nudum)和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环境干燥,因此考古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大都保存完好。这些粮食作物均为当地生产。其中,黍可能是古代洋海人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植物遗存分析,2800年前的洋海古气候应该比较适合农业生产。古环境分析表明,古洋海人的部落位于一片绿洲中,绿洲内有一定面积的湿地,内生喜湿杂草。另外,河旁或高地上还有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柳(Salix sp.)及云杉属(Picea sp.)等乔木分布。  相似文献   
67.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7,30(2):222-222
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腹心偏南的艾丁湖,既是中国陆地最低点,也是世界著名低地,有"中国死海"之称。新疆第一测绘院院长彭建国告诉记者,艾丁湖水面面积仅有7 km2,为了精确起见,野外测量人员将测量范围扩大至25 km2。艾丁湖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有名的“火洲”,每到夏季,艾丁湖沼泽地带地面温度可达70℃,而且水很大,人是无法进入。现在湖区气温达-10℃,地面已经结冰,基本可以行走,是最佳测量时期。国家测绘局将组织相关院士、专家论证这一低地的具体测量方案。自治区第一测绘院院长彭建国介绍说,与初次测量不同,但重测的方法与重测珠穆朗…  相似文献   
68.
The Jurassic coals of the Junggar and Turpan-Hami basins, Xinjiang,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vitrinite.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Junggar coal samples indicates that they contain desmocollinite and hydrogen-rich vitrinite with a low reflectivity. Th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of various macerais follows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exinite > vitrinite > inertinite. However, desmocollinite is a principal maceral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 this area because the content of vitrini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xinite. Data from simulating experiments and infrared spectra show that th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 occurred primarily at the lower-mature stage in the Middle-Lower Jurassic coal measures. Generally, crude oil from the Qigu oilfield has a close similarity in hopanoid distribution to the vitrinite and exinite from the Jurassic strata with C23-C32 pentacyclic triterpanes and γ-lupane being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of steranes is also similar. C29-sitostane is dominant and Q27 ergostane is subordinate. Only a trace amount of cholestane is present. All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rude oil from the Qigu oilfield was derived from Jurassic coal measures.  相似文献   
69.
邵磊  李文厚 《沉积学报》1999,17(3):435-442
吐鲁番-哈密盆地从晚二叠世到晚第三纪经历了复杂的,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造成主要地层间均以不整合为界。盆地内沉积相类型丰富,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在晚石炭世,盆地北部为浅海环境;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由海相转变为陆相,并在上二叠统下部形成大量冲积相或河流相粗碎屑沉积;在三叠纪,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冲积相或河流-湖泊环境中,古气候则由干旱转为温暖湿润。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以湖泊-沼泽相为主;到晚侏罗世,则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及干旱气候为特征。在白垩纪,盆地的沉积范围大为缩小,以湖泊环境为主;第三纪,沉积范围则扩大到整个盆地,沉积相以辫状河流及冲积相为特征,沉积气候干旱,局部地区接受了盐类沉积。古流向分析显示,吐-哈盆地具有复杂的沉积搬运体系。在盆地南侧,沉积物搬运方向总是由南向北,表明觉罗塔格山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而在盆地北侧,博格达山自晚侏罗世开始隆起,构成盆地的另一新的物源区,沉积物搬运方向由北向南。在白垩及第三纪,博格达山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70.
吐鲁番-哈密盆地现今地温与油气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量的地层测温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吐鲁番-哈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该盆地(以下简称吐哈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2.50℃/100m,大地热流值为47.8mW/m2,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吐哈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高于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现今地温场受地壳厚度、基底结构及盆地构造的控制.吐哈盆地现今地温对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有重要控制作用,台北凹陷属持续埋藏增温型凹陷,烃源岩现今仍处于成油高峰期.哈密坳陷、托克逊凹陷部分地区烃源岩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对烃源岩生油过程起控制作用的是古地温而不是现今地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