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1篇 |
免费 | 744篇 |
国内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6篇 |
大气科学 | 192篇 |
地球物理 | 192篇 |
地质学 | 378篇 |
海洋学 | 616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自然地理 | 8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徐羹慧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9,22(5):53-55
加拿大气象部门隶属于环境部,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名为大气环境局。由于公众期望与政府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如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气候预测的期望,对天气预报、水资源预测的精度和服务产品的要求提高;气象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技术手段明显进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来自政府机构改革、结构调整政策、紧缩开支、公益性事业经费大幅度削减(联邦政府减少气象经费预算35%)的压力,加拿大气象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业务体制调整,包括技术结构、专业结构、产业产品结构等方面及其相应的某些管理机制的… 相似文献
103.
王凤梅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8,2(2):58-60
世界气象组织(WMO)获得的数据表明1998—200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a。2007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年平均温度(14℃)高0.40℃。到目前为止,2007年其它的显著气候事件包括:北极海冰区域减小,这导致了首次开通加拿大西北航道;南极臭氧洞相对减小;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拉尼娜的发展以及世界许多地区的破坏性洪水、干旱和风暴。 相似文献
104.
杨莲梅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7,1(2):60-61
2006年南极臭氧洞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超过2000年。臭氧洞不仅面积最大(与2000年相当),且耗损最严重,这意味着南极地区2006年臭氧含量比过去的探测记录还要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卫星搭载仪器对此进行了探测。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臭氧监测网的地基观测也证实了该监测结果。各单位使用不同观测仪器,监测结果略有差异。NASA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95×107km2,2000年9月最大则为2.94×107km2。而ESA观测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80×107km2,非常接近2000年最大值2.84×107km2。2006年10月1日测量的臭氧耗损达39.8兆吨(Mt),高于2000年9月29日测量的峰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少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2,13(1):50-57
近年来我们对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本文不仅介绍了观测仪器的设计、台网设置及数据处理方法。而且还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研成果,如低纬Pc3脉动特点,低纬Pi2脉动偏振特性。南极地区的地磁脉动观测结果,以及在磁暴和太阳耀斑期间在低纬地区观测的地磁脉动。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7.
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流体物理实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一系列物理实验,研究了南极大地形及其表面冷却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的影响.实验中的主要动力相似参数是热力Rossby数R_(OT)及Taylor数T_a.实验表明,在与大气接近的实验参数值条件下,在南极上空,在流体下层形成向外的排溢流,在中高层形成极地涡旋.极地涡旋包括3~4个沿极圈按顺时针方向东移动的低压槽,形成沿极地外围的行星波环流结构.发现东移行星波的波形及强度有准周期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相当于地球大气的21d.东移的槽在110°E以东逐渐发展,在160°W的Ross海附近发展得最深,再往东则逐渐减弱.实验表明,南极大陆地形及其地面冷源强迫作用,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特征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8.
109.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明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状况,对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南极冰川学的重要基础工作.在ITASE计划(International Trans Ant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和ISMASS计划(Ice Sheet MassBalance and Sea Level)的指导下,各国科学家对南极几个主要流域进行了大范围的实地观测,获取了一些重要成果.此外,由于极地测高卫星和重力卫星的应用,南极冰盖整体物质平衡状况评估在近期得到长足发展.无论是实地研究还是卫星遥感,都有其局限性,两者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缺陷,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综述了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将有关研究分局域和洲际尺度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强震观测资料包括强震动时程记录资料和宏观震害调查资料两大类, 前者是定量的微观数据, 后者则是定性的宏观指标. 本文明晰给出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仪器烈度、 微观考察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在宏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之间进行比较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常见的仪器烈度算法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得出了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可靠性更高的结论;最后以四川地区历年来重要震例的强震动记录为依据, 对修正的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应用. 结果表明, 对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修正与扩展的应用是可行的, 同时也验证了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直接进行比较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